部昨日收到雁门关六百里加急。有边关守将王猛弹劾欧阳淳无能,导致大军折损数十万。"
"有趣。"萧皇后忽然轻笑,眼尾金箔绘就的凤纹随之流转,她笑吟吟的说道:"太傅昨日呈上的捷报,说是大捷。元朗以为如何?"
她目光转向沉默不语的秦王身上。
“母后,两道战报所占据的立场不同,故而言语自然不同。”杨元朗不慌不忙的说道:“北疆认为大宁损失惨重,而太傅却认为,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儿臣认为两者并不冲突。”
“哼,胜就是胜,败就是败。秦王兄的说法,儿臣并不赞同。”杨元基反驳道。
别人怕了董叔智,但杨元基并不在乎,他的背后是佛主,不在乎儒道势力。
萧皇后凤目微转,视线落在杨元基身上。她指尖的鎏金护甲轻轻划过龙案,发出细微的声响。
"哦?那元基以为,这战报该如何解读?"她的声音依旧柔和,却让殿中温度骤降。
杨元基上前一步,王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大声说道:"母后明鉴,儿臣以为北疆战事分明是损兵折将。欧阳淳轻敌冒进,致使数十万将士埋骨黄沙。此等大败,岂能轻描淡写?嗣国公赵穆拓地千里,却因为欧阳淳的无能,导致大军止于寂夜山脉,这都是欧阳淳之过。"
虽然他不喜欢赵穆,但更加不喜欢儒道。实在是因为儒道似乎正在接触秦王。这是杨元基不想看到的事情。
他话音未落,御史诸葛英缓步而出。老者虽须发皆白,但双目炯炯有神。只听他大声反驳道:"楚王此言差矣。北疆一战虽折损将士,却重创妖族,此刻安然返回嘉峪关。何来大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