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辞凤阙 > 第21章 廿一

第21章 廿一

下葬,让流言蜚语尽快平息。

时至今日,虽然出现了两套不同的说辞,可要想再去寻找证据,证明谁是谁非,恐怕为时已晚。

好在,此案的关键并不在于死者的死因和经过,只要能找到确实的证据,证明平昌公主死前是否已怀有身孕,对于三司来说,便已足够。

偏巧,一份来自于众人皆认可的「绝不会在案件上说谎」的裴继衍的验尸笔记,被人完整的留存了下来,并将它交到了晋王手中。

可不凑巧的是,裴少卿半月前远赴燕州办案,即便书信催促,他再快马加鞭赶回,也需要些时日。

案件审理之日,只得一推再推。

待裴继衍亲口确认,这是为了「证据确凿」。

可实际上,谁都清楚,裴少卿的「亲笔」,恐怕算得上是天下第一的好认。

首先,字迹自是不用说。

大理寺中本就有专门辨别此事的司直一人,为防假冒,对署中一众长官的笔迹,研究的皆十分透彻,更有库中堆积如山的许多新旧文书可以拿来做对比,出错的概率微乎其微。

其次,裴少卿所书验尸笔记,从来只用一种固定格式。

虽后来此方法因清晰明了,推及全署,可每人都有自己遣词造句的方式,各成风格,其中,尤以裴少卿的特色最为鲜明,也最难模仿。

最后,便是他在写验尸笔记时,唯一会用的一种极其难得的墨锭。

此事,甚至因为多年前风靡一时的数册「裴郎君探案集」,即便是长安城的许多根本从未亲眼见过的普通百姓,都能知道个大概。

第一,以水擦拭笔迹,文字不会被晕染开。

第二,墨迹看似浓黑,但拿在日光下缓慢变换角度时,会在某个突然而来的瞬间,显露出耀眼的赤红。

第三,笔墨含有独一无二的异香。

那是一种难以形容是什么,且对于所有第一次闻到人来说,都十分新奇的味道,以至于完全无法用好或者不好闻来描述它。

且这种异香,即便过了多年,只要凑到很近的位置,依然可以隐约嗅到。

所以,想要伪造出一张裴继衍的验尸笔记,必须得凑齐以上所有条件。无论怎么想,恐怕也都是难于上青天之事。

旁的不说,单「墨锭」这一条,都已足够卡住胆大的仿冒者。

毕竟,那是裴继衍的私墨,制法秘而不宣,原料更是不明,最起码,时至今日还未曾有过任何别的人使用过。

更何况,他从来将此物管的极严,用处也十分单一,目的恐怕亦是以此作为自己「验尸笔记」所独有的防伪造记号。

在等待裴少卿归来的日子里,卢望和其他几位主审皆已看过那份证据。

即便他们中有人恨不得将每一个墨点拆开,翻来覆去的研究,结果都依然是,无人可以挑出半分不对的地方。

裴继衍的「验尸笔记」是真,仿佛已是毋庸置疑之事。

除了基本特征,大理寺也已有评事与从小照顾过平昌公主的傅母一一核对过记录在笔记上的女尸的胎记形状丶位置,以及其他特殊之处,皆已证明相符。

那么,如这份报告所载,平昌公主死前确实遭到过严重的殴打,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右臂脱臼……

除此之外,她左胸贯心伤处,皮肉与骨骼平齐,伤口平滑,为死后伤。

而最重要的是,「验尸笔记」中明确写到,死者因下腹部连续遭受重击,导致胎儿滑落,大量出血,尽流而亡,此乃真正的致命伤。

换而言之,平昌公主生前确实怀有身孕。

程英杀害皇族之事,已成定局。

而国公之子的谋逆大罪,所涉及的从来不是一人一族的生死。

一边是以平定突厥的战功风头正盛的晋王,一边是眼见着就要折损一员要将的太子。

负责会审的三司重臣,几乎都已在心中斟酌过无数次,作为下一场足以改变政局的腥风血雨的被迫卷入者,自己将要何去何从,才能在这场滔天的风浪站住脚跟。

可是,谁也不曾料到,突变竟来的如此猝不及防,且轻而易举。

一击既中之下,原本以为的板上钉钉之事,忽而间,一溃千里。

“假的?”李暻听完派去监视审理现场的暗探的回禀,十分难得的没能遮掩住诧异,任由它跳上了眉梢眼角。

怎么可能?!

裴继衍的这份「验尸笔记」,在被白乐安送至晋王府邸前,太子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