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卅贰
太子殿下本就在琢磨,如何才能让曹国公好好体会一番晋王的「狠心」,恰在此时,平昌公主的侍女抱书主动找上门来。
饶是李暻立刻着人将韩归真绊住,使之未能如约与程英相见,但不曾预料到的是,平昌依旧在当晚死在了程英手里。
而后,他为了掩盖罪行,竟不惜于次日的广慈寺,大张旗鼓的上演了一处「捉奸」的戏码,更是将此事闹得满城皆知。
未被丹药影响的程五郎,仍是犯下了「杀妻」的罪过?
实在奇怪。
李暻听完暗桩带回的消息后,当即意识到,一个不容错过的彻底离间曹国公与晋王的机会,就此送到了眼前。
谁曾想,百密一疏。
肆意操纵棋局,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的太子殿下,终是在最未预料到的地方,被最不曾防备的人,将他早已在棋盘之上布好的死局,硬生生撕出了一口气。
猜到是崔稚晚时,素来不信佛道的李暻竟也生出了一种略带戏谑的想法。
难不成是因为隐瞒了平昌的求救,所以冥冥之中,被稚娘「报覆」了?
不过,李暕一旦决定对程氏满门痛下杀手,在曹国公找上门来投诚之时,太子殿下的目的便已达成。
所以,眼下的状况,对他来说,充其量也不过是谋划的尾巴未能收完整。
倒是崔稚晚,反而因造假一事,将自己推入危险的乱局中,一个不小心便会引火烧身。
毕竟,裴少卿已经当庭承认自己于二月时曾验过一具与贵主多处特征吻合的女尸,且她确实有过身孕。
而堂上出现的这份「验尸笔记」,却是伪造的。
换而言之,「程英杀子案」仍旧存在定案的可能,曹国公府危在旦夕,动摇东宫指日可待,只要那份「真的」证据能够被找到。
恐怕此刻,在李暕看来,鹿死谁手,尚无定论。
让他多存一些妄想,本也算是李暻图谋的一部分。
但前提是,稚娘没有被牵扯入局。
如今,自己可以猜得到是她替换了裴继衍的「验尸笔记」,那么,便难保旁的人也会循着蛛丝马迹,查到她的头上。
哪怕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李暻也定要赶在所有人之前,将之彻底阻断。
但若想要一一掐灭潜藏的苗头,总得知道可能着火的地方在哪里。
偏偏稚娘想要瞒住他的秘密有许多,李暻怕她得知自己的「多此一举」后免不得又要多虑,便也不愿从她口中去问到底谁知道她这一手摹写的本事。
“罢了,还是釜底抽薪吧。”太子殿下轻叹了一句。
接下来的时间,李暻又被政务团团围住。
直到暮色渐沈,他才拂了拂衣袖,起身离开光天殿,朝着东宫内庭而去。
如何为「程英案」收尾不过是后事,眼下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得找崔稚晚说个清楚。
崔稚晚今日亦遣了人埋伏在大理寺外探听消息。
如今,得知程英只是再次被收押起来,而曹国公府也没有任何要出事动静,她不由的小小松了口气。
李暕再无可能拿到真的那份证据,想必此案过不了多久,便会不了了之吧。
只可惜,广慈寺捉奸背后的「真相」也将会随之湮没的无影无踪。
想到这里,崔稚晚的心又重新揪了起来。
她总觉得,笑丘生的那本「春寂寥」手稿中所写的,并非全部的真相。
「公主不堪忍受驸马终日不休的暴力相待,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后因腹中有了骨肉,决定反抗,却最终因驸马狠绝的拳脚,小产而死」。
以平昌的性情,事情的发展不该如此。
这背后,会不会还藏着以白乐安的身份和手段,不可能打听到的更深的缘由?
之前因全部心思都放在处理那份棘手的证据上,崔稚晚未曾在此事上细想,如今曹国公府的灭门危局已解,她心中藏了许久的困惑,终是翻涌了出来。
曹国公府卫森严,恐怕常人难以深入探查,要不要想个办法,悄悄利用一下李暻放在她身边的暗卫?
崔稚晚尚在皱着眉头,兀自纠结,一擡眼,竟发现李暻不知何时归来,此刻已行至她面前,隔着案几瞧着她。
李暻一进承恩殿侧书房,便见崔稚晚垂头盯着茶盏在出神,便没让人出声,免得扰到她。
走到近旁,他才发现,这些日子她眉间没散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