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171章 刘宏驾崩

第171章 刘宏驾崩

数日后,朝廷的旨意传达邺城。

为表张尘平叛之功,特敕封张尘为前将军,博陵亭侯,食邑八百户,赏黄金五百斤。

此后数月,冀州风平浪静。

幽州“织锦阁”不时传递着战局的情报,张尘虽身在邺城,依旧对幽州局势了如指掌。

公孙瓒连战皆捷,先后收复右北平及辽西诸县,大败丘力居部于肥如,斩首三万,一战震慑乌桓。

伪帝张举仓皇出逃,引败兵逃往石门,与乌桓合兵,仍旧负隅顽抗。

公孙瓒孤军深入,却误中乌桓埋伏,被围困于辽西管子城逾百日,后幸得刘虞引兵救应,方才幸免于难。

刘虞眼见战局旷日持久,知乌桓已是强弩之末。只因公孙瓒拒不纳降,铁血屠杀,故而不得不一味抗争。

刘虞遂以州牧身份下令,允许乌桓受降,并悬赏捉拿张举。丘力居久慕刘虞仁义贤明,递书乞降,张举眼见大势已去,忧惧不已,与其子张晟,自缢而死。

至此,幽州叛乱平定,历时长达一年之久。

而对于乌桓受降一事,公孙瓒极力反对,却终因刘虞官职高于他而作罢,二人嫌隙,由此而生。

与此同时,南匈奴的内乱也终于尘埃落定。

由于於夫罗及时回军,原本依附于休屠各部的其他部族有一些秉持观望态度,致使休屠各部未能快速掌控局面,而这,正给了羌渠单于喘息之机。

最终,历时数月的动乱,以休屠各部的失败而告终。

但此事之后,本就年老体衰的羌渠单于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羌渠单于临终之际,将单于之位传与长子於夫罗,并敕封幼子呼厨泉为左贤王,兄弟二人,共掌军政。

於夫罗继位半个月,便暗中遣使,来见张尘,以表交好之意。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段时间以来,张尘自然也没闲着,屯田养民、整肃吏治、征兵扩军、修筑城防、打造军械……

冀州上下,如今就是铁板一块,民心凝聚,百姓凡有提及张尘者,无不称颂。

经过一年时间的整备,张尘已然坐拥二十万大军!

刘宏的身体每况愈下,此时也已经无力再管地方之事了,各地州牧、太守纷纷开始扩张实力。洛阳城内,由于储君之争,何进与十常侍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逝……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十三,夜。

“主公,细作急报,京中有变!”沮授说着,双手呈上一枚蜡丸。

张尘并未去接,而是轻叹一声,淡淡地道:“昨夜我夜观星象,见帝星晦暗。陛下,龙御归天了。”

“什么!”沮授一惊,捻碎蜡丸,取出里面的字条,面色陡然大变。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四月十一,帝崩于南宫。”

“主公……真神人也!”沮授不禁深深拜服,“当日主公曾言,陛下活不过五年,如今果应主公之言!”

“公与,速召田丰、郭嘉、董昭来见,哦,还有田豫!”

“诺。”

沮授匆匆而去,他知道,主公召集所有谋臣,必是要有一番大动作。

这天下,要变天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几人便奉命前来。

“主公。”

“不必多礼。”张尘对众人道,“这么晚叫大家过来,是因京中发生了巨变,想必,公与已和大家说起了。如今有几件要紧事,必须尽快着手。”

“请主公示下。”田丰当先一步,躬身说道。

“元皓,府库财帛现有多少?”

“主公,近几年风调雨顺,民生已复,人口激增。虽然征兵扩军、修筑城防都花费不小,但府库仍有不少结余,足够支应数年之久。”

“若是兴建宫殿,花费几何?”

“什……什么!”田丰吓了一跳,赶忙道:“主公不可,此时如此行事,必成众矢之的!主公三思啊!”

“元皓,你想到哪里去了?”张尘笑道,“难道我会蠢到步那张举的后尘吗?”

田丰眼中现出疑惑之色,道:“那主公兴建宫殿,又是为何?”

张尘微微笑道:“既是宫殿,自然是迎天子而居!”

这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令在场众人都惊诧不已。

沮授道:“天子在洛阳,怎会居于邺城?”

“洛阳即将遭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