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采取了宋瑾的办法。
很快就有个衣着典雅大方的三十多岁的妇人挨院通知:王妃娘娘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也不必太过拘束,请各位要请安的偏主们明日卯正二刻(早晨六点三十分)过去便可,以后若无事每月上、中、下三旬初日请安即可,平素里偏主们想串串门子也是使得的。
施妙龄还真不错。
起码没有要求手下这些小妾们日日请安立规矩,而是只要每个月初一、十一、二十一三日打卡就可以,请安的时间也非常合适,起码表面上这位王妃是个宽和仁善的人。
第二日四人踩着点汇聚到漪澜居,之前那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早就候在正厅里,茶点水果也准备得十分体面,没等多久,独孤世安就和施妙龄一前一后出了内室接受几个小妾第一次行礼问安了。
宋瑾跟着张庶妃依样画葫芦,端给王妃一杯茶,施妙龄接过沾了沾唇就笑着让宋瑾坐下。
四个人每人一个锦盒,里头是一对品相不错的东珠。
大家尬聊一阵之后独孤世安有事要出去,凤奉仪一双妙目瞟啊瞟,魂都快追着五殿下一起出去了,施妙龄也不恼,只挥挥手叫大家散了吧。
宋瑾跟着三人一同往外走却又被施妙龄叫住。
二人重新落座,名叫瑞娘的妇人带着丫头们重新布置好茶果点心之后全都退了下去。
施妙龄这才一把拉住宋瑾的手:“可算能见着我的救命恩人了。”
宋瑾讶然,这才得知施家曾经两次拜访宋瑾,一次是送救命之礼,另一次是想要见见宋瑾,结果两次都没能见到她。
施妙龄每说一句话,宋瑾心里就在给她+1+1+1,不断地加分。当初在丁国公府第一次见面时宋瑾就对她印象不错,当机立断且非常会审时度势,借力打力就把施三太太母女给收拾得哑巴吃黄连。
“如今想来当初我劝阻妹妹也是多余了。”施妙龄啜了一口茶:“你我一般,这终身大事哪里由得了自己?”
宋瑾看她脸上全都是怜惜之色,心里也没来由的一酸。
这是身居高位的阶层里,第一个对她表达善意的人。
或许有救命之恩的加持,但是她对张庶妃之前不也不错,甚至还有两次以德报怨,张庶妃也从来没这般推心置腹跟宋瑾说过一句话。
不等宋瑾说话,施妙龄又拍着她的手:“不过这样也好,起码这府里后宅我还做得了主,以后短了什么缺了什么就跟姐姐说,可千万别客气。要是有人要对你我不利,你知道了也只管说,一切都有我呢!”
“嗯。”宋瑾任由她握着手,乖乖点头。
头上忽然一沉,施妙龄的手轻轻摸着她的发顶:“还是个孩子呢,瘦骨伶仃的。”
她扭头吩咐瑞娘:“去叫元姑姑来。”
宋瑾好不容易在她一顿唠叨中抢到了发言权:“我有话说。”
施妙龄秒懂她的意思,依旧叫瑞娘去叫元姑姑:“半刻钟后再来。”
瑞娘行礼退出,便厅里就只剩了宋瑾和施妙龄。
于是宋瑾抓紧时间将自己那三间粥棚的事跟施妙龄说了,施妙龄奇怪的问她:“这般大的功劳,你为何不与殿下说?”
听说独孤世安对宋瑾十分冷淡,是皇子府里唯一一个还未承宠的姬妾,独孤世安又不是石头疙瘩,若是知晓宋瑾如此为他打算,定然十分宠爱……
她眼神忽的一凝,或许……宋瑾并不想得到这份宠爱呢?
不然的话凭她这副长相只靠着模仿宁大姑娘,恩宠在这后宅里头都是头一份。
宋瑾敏锐捕捉到施妙龄的目光,于是十分郑重其事的跟她行礼说:“王妃娘娘……”
“打住,以后无人时你叫我龄姐姐就成。”施妙龄扶住她:“那日你若不出手相救,就没有今日风光的皇子妃施妙龄,我的好妹妹可给我安排了一出连环大戏等着呢,所以只要你不是犯了七出大罪,这府里我在一日你安一天。”
“那好,妹妹也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不想殿下知晓此事是我所为,若不是 有人在盯着我那几个粥棚,此事阿瑾都不愿搅扰了姐姐。”
“为善不倦,而喜自晦敛,若不欲人知。妹妹行善不欲人知,自有千年福报。姐姐真是惭愧,当初还以为你别有用心刻意接近。”
宋瑾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国公府赴宴,她被承恩侯府刻意打扮成宁芍的 样子,人人皆知她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她跳下水奋不顾身去 救了施妙龄,在很多人眼里更有提前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