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即将送到闺女手中的大刀,李萌曜差点把武莫妃劈了。
一个是刚刚满月的奶娃娃,一个是寒光逼人的大刀,望着笑得龇牙咧嘴的傻大个儿,再看向他身后争着抢着往娃娃手中送剑的武睿妃,李萌曜眼前阵阵发黑,这是上赶着犯贱!
帝王一怒,这群头脑发热的武妃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蠢事,只想着把宝贝亲自送到娃娃的手中,让她记住自己的好,日后好听她叫爹,却忘了还在吃奶的娃娃能拿什么武器,那么娇滴滴的小身子翻身都还费劲呐!
武妃们以为能送出自己压箱底的宝贝,结果,都抱着烂箱子去了偏僻的冷宫。
文妃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嘲讽他们的机会,可武妃却没给他们这个机会,趁着帝王坐月子没时间光顾后宫这个档口,把他们通通揍了一顿,尤其文惜妃这个独霸皇帝一月的男人,攒着新仇旧怨,差点被揍到奈何桥,没喝上孟婆汤,是他们仅剩的理智。
“我们还会回来的!”
一场风波人仰马翻,文妃们躺在地上哀嚎,若换做平日,他们一定会去找君王评理,但这会儿他们却沉默不语,不仅因为君王忙于照料幼儿,更因为他们才被君王斥责过。
因为毁坏字画,他们被李萌曜狠狠地斥责了一通,好在武妃们不知道,不然也轮不到他们嘲讽。
李萌曜能不气?
文妃们出手很大方,觉得一件拿不出手,都是抱着箱子来送,其实箱子里随便拿出一幅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何况是一箱,让李萌曜差点喜极而泣。
有文妃为了表现自己对皇太女的重视,特意拐弯抹角地说自己多么的不易,为了给皇太女送上配得上身份的字画,都撕毁了二三十幅画。
二三十幅……
话音刚落,帝王就只剩泣了。
一听几十个文妃都这样做过,李萌曜晕了过去。
让个奶娃娃握大刀是过分,可娃娃毕竟是她的种,她太奶周岁时能举起百来斤的大石头,她刚满月小了些,但至多骨折脱臼,还要不了她的命。
而且她老李家的女娃生来就是要做帝王的,这点罪都受不得,日后如何担大任。
所以,在李萌曜看来,武妃们罪不至死,蹲一辈子冷宫算了。
而在得知文妃们以粗暴极端的行为扼杀了字画后,李萌曜的心都在滴血,他们觉得那些是废品是因为他们本就是文豪是大家,眼光高看不得一点瑕疵,可瑕疵又怎么着,在喜欢装腔作势的富商眼里,那就是稀世之宝,是值得他们散尽千金买回来镇宅的传世之宝。
她白花花的银子啊!
李萌曜晕了过去,晕过去的时候,就想一个事,武妃们不用在冷宫里关一辈子了,关一阵子就好,比起这群在明面上有功无过让她只能夸而说不得一句不好的文妃,他们就是一群光明磊落的汉子。
李萌曜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而作为皇太女的生身母亲,她同样是一个负责任的好母后。
除了对太女要求高些,她做到了一个母亲所能做到的一切。
而同样付出的,还有一群男人。
妃嫔们都把太女视如己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本事教给她。
从天地哲学到兵法武术,他们倾囊相授。
而皇太女也不负众望,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五岁就能舌战群雄,把文妃们辩得哑口无言,六岁就能和武妃打个平手,十岁时,能轻松打趴九个武妃,十二岁,一个人西行,半月不到就把邻国纳入版图。
李萌曜又骄傲又汗颜,她二十九岁拿下离溪国的时候,身边有两个文妃,后又有四个武妃,耗时三个多月……
啧啧,她女儿就不用靠男人,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理国后继有人呐!
在母女两人的领导下,在后宫众妃的协助下,理国版图急剧扩张,到李萌曜四十岁的时候,实现了八方来朝……
不过就是到了四十岁,她后宫那群男人依然在争,多年后宫相处没让他们把情敌当家人,情敌就是情敌,一辈子的情敌。
武妃们上了战场是生死与共的亲兄弟,下了战场,尤其是回宫以后,不是分道扬镳就是反目成仇,虽然这个仇不会用命来报,但总归要见血的,就像他们总看文妃不顺眼一样。
文妃弹琴他们舞剑,不过剑最后不是落在文妃的发上就是他们的鞋上,说他们会舞偏偏会脱轨,要说不会,又总只是虚惊一场。
文妃们后来不弹琴了,改制琴了,他们找来上好的梧桐木,但往往还未上手就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