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张燕淡然应道。
他将符箓揣进兜里,继续欣赏起雪景来。
裴元绍见状,顿时坐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身,激动道:“我可是把太平道的信物给你了,你就给我回这么一句!?”
张燕有些不耐烦地瞥了眼裴元绍,“不然呢?”
“你......”
裴元绍欲言又止。
他本想说:“你不得痛哭流涕地感激我”,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毕竟对方是渠帅,他可得罪不起。
“嘿嘿,渠帅,你就不好奇,这信物有什么用?”裴元绍笑问道。
“可以调用太平道留存在民间的力量吧。”张燕平静地回答。
“是啊,那您不高兴吗?”
“额......高兴什么,这玩意儿,不应该配合着一份名单用吗?你知道太平道留存在民间的力量都有谁?”
裴元绍愣住了,因为他觉得张燕说得很有道理。
天公将军张角确实在民间留下了大量的太平道力量。
可没有名单,谁知道这些力量都在哪里?
他倒是认识几个渠帅,但那些人手握重兵,连天公将军控制他们都费劲,更何况是一块石头。
裴元绍懊恼地拍了拍脑门,“临逃命前,人公将军也没跟我说名单的事儿。”
张燕若有所思地问道:“所以说,袁绍领着骑兵四处搜寻,是在找你?”
“应该是吧,我与他们遭遇过两次,要不是两个兄弟舍命引开官兵......”裴元绍叹道。
张燕从兜里掏出太平符箓,若有所思。
“袁绍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难道,名单在他手里?”
......
寒冬腊月,即使大雪封山,也挡不住流民们的步伐。
越来越多无家可归、失去土地的流民涌进黑山。
黑山寨的人口从三万人膨胀到了六万人。
虽然张燕在黄巾起义阶段积累了大量的粮草物资,但也抵不住每日的人吃马嚼。
于是,他将李大目、左髭丈八、裴元绍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然而,这三位都是泥腿子出身,除了大眼瞪小眼,愣是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看来,三个臭皮匠,有时候真顶不上个诸葛亮啊。
要是诸葛亮能来跟着一起造反就好了......不过,他现在应该还只是个四岁的娃娃吧。
张燕收回遐想,叹了口气。
裴元绍劝道:“渠帅,要我说,还是减少口粮配给,挨到明年开春再说吧。我自打跟着天公将军起义,可没见过顿顿白面,隔三差五吃肉的队伍啊。”
“不行!要苦苦大户,哪有苦百姓的道理。”
张燕直接否决了裴元绍的建议。
左髭丈八苦笑道:“渠帅,关键是大户家里也没多少余粮啊。常山郡的大户被咱们都抢得差不多了,而且各郡组建了巡查队,不好抢了呀。”
张燕沉思片刻,他道:“这样,我带着裴元绍和几个兄弟去邺城。”
李大目十分诧异,“啊!渠帅,您去邺城做什么?”
“废话,当然是去找粮草了。”
张燕有些不耐烦道。
“可是,邺城是冀州治所所在,有重兵把守,不好抢啊!”
李大目一脸天真地说道。
张燕恨铁不成钢地敲了李大目一记脑瓜崩。
“白痴,非得用抢的吗?”
左髭丈八摸着胡子,说道:“咱们手里倒是有不少财货,去买些粮草回来,倒也不是不可以。”
张燕白了眼左髭丈八,“老左,你比老李也聪明不到哪里去。”
裴元绍猛地拍了一下脑门,笑嘻嘻道:“渠帅,你可是会仙术,你不会是想去把冀州的粮仓给搬空吧!”
张燕看向裴元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错,小子,我果然没看错你,还是你小子机灵。”
李大目和左髭丈八听到自家渠帅要去搬邺城粮仓,两眼顿时冒出精光。
冀州,北方最富饶的一个州,全州的税粮都在邺城粮仓转运。
要是把它搬空了,黑山寨三年内的开销,可就全都有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