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深吸了一口气,神色间仍带着些许犹豫。
少女注视着兄长,眸中闪过一抹灵光,随即开口道:
“哥哥,我听说朝廷已经册封了良师,任命他为屯田校尉,负责太行山事务。论起来,他也是朝廷官员。你去参加黑山军选拔,为良师效力,这不也是为朝廷效力吗?”
少年闻言,看向自已妹妹,眼中露出几分心动之色。
他的同伴见状,连忙趁热打铁地劝道:
“子龙,黑山营寨聚集了一百多万人,按理来说,这么多人早该乱成一团,可良师却管理得井井有条。我看啊,良师的志向绝不止于这深山之中。我们不如去参加选拔,日后肯定有机会北上,与胡人作战。这不也算实现你师父的期望吗?”
少年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文书,目光扫过同伴们的面庞,苦笑了一声:“所以,你们都不打算走了?”
回想去年,他们这群大小伙子曾在村里商量着北上投军报国。
可不等他们出发,朝廷一道诏令下来,要求增派赋税劳役。
几人一合计,倘若砸锅卖铁交了赋税,再按照朝廷的诏令,自费把粮草运到西北,不仅家底要掏空,自已能不能活着从西北回来都不好说。
于是,他们索性带着家人,舍弃田地房舍,逃进了深山。
起初,他们只是想借着大贤良师的庇护,熬过寒冬后再另寻出路。
然而,大贤良师给予的远超预期,不仅有食物和衣物,还安排好了家人的工作。
如此丰厚的待遇,傻子才愿意离开。
少年见同伴们心意已决,也不再迟疑,点头道:“既如此,我也不走了,大家一起去参加选拔!”
......
高台上,张燕背手而立,注视着台下踊跃报名的青壮们。
青牛角走到他身边,感慨道:“大贤良师若看到这一幕,应该会很欣慰吧。”
张燕淡然一笑:“他欣不欣慰我不知道,不过大汉二十四先帝要是看到这一幕,恐怕会从陵墓里爬出来,掐死刘宏这个不孝子吧。”
青牛角闻言,微微有些不快。
他心道:好歹你这‘大贤良师’的称号是从张天师手里继承来的,说话怎么一点都听不出对张天师的尊敬呢?
正想着是不是该以前辈的身份教训一下张燕,忽然,李大目匆匆上台,抱拳禀报道:
“渠帅,适龄青壮中,已有六万人报名。”
张燕点了点头,面色沉稳:“很好,开始考核吧。”
李大目应声离去,下达指令。
事实上,张燕策划的考核并不复杂。
他们在十里外的山路上设置了一个点位,参与考核的青壮只需在日落前抵达点位,拿上负重的木头,再返回营寨即可通过考核。
太行山的山路崎岖难行,回程还需负重,再加上时间限制,能达到标准的,基本都是当兵的好苗子。
李大目组织着报名的青壮们分批出发,一批接一批朝着黑山寨外的点位奔去。
张燕抬头看了看日头,转过身对青牛角说道:“咋了,老牛,有事找我?”
青牛角这才回过神,正色道:“袁家派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