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见世家群臣被张燕这个贼寇吓成这样,乐坏了。
他心中更是笃定,要重用张燕。
俗话说的好,敌人极力反对的,必定是能置他们于死地的。
想着,刘宏又看向王允、卢植。
两人抱着自已笏板,闭目养神,没有出班。
刘宏敏锐的察觉到,世家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袁家想让张燕死,但王家不想。
有戏看咯!
刘宏抱着看戏的心态,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
“诸位爱卿,你们都说,张燕结党营私,要谋反,但我怎么听人说,他是儒林的希望,帝国的栋梁?”
袁隗下意识道:“陛下,何人竟敢如此蒙蔽圣听!”
刘宏给张让递了个眼色,张让尖着嗓子,吩咐道:“都拿上来吧。”
但见得,一名小黄门,用托板盛着似小山高的奏章,来到了袁隗面前。
袁隗正纳闷,刘宏道:“爱卿,你自已看吧。”
“是,陛下。”
袁隗说着,拿起最上面的奏章,展开看了起来。
奏章里的内容,从头到尾,全是对张燕的夸赞,都快夸出花来了。
袁隗看的有些不耐烦了,跳着往下看。
看到了最后,他发现,上本的人,竟是郑玄!
他一时失了神,猛地呛咳起来。
刘宏故作关心道:“亚父,快,快去给袁爱卿拍拍后背。”
张让拱手应诺,走到了袁隗面前。
袁隗忙拱手致谢拒绝。
张让轻声道:“袁大人,不着急,还有很多,慢慢看。”
袁隗放回郑玄的奏章,又继续翻看起其它奏章。
王仁、蔡邕、已故今文大师何休的众多名士弟子。
甚至于,半截身子入土,已故经学大家马融的叔父,儒林的存世老祖宗,马续,也都上本子了。
他们联名举荐张燕担任鸿都门学司业,地位仅次于王仁。
这架势,似乎要把张燕捧成儒林魁首。
袁隗傻眼了,说到底,他也是个儒生。
倘若自已坚持说这些同门在蒙蔽圣听,那可就脱不了一个欺师灭祖的名声了。
像袁隗这样的权贵大佬,对金银财宝和美色早已淡然,他最珍视的是自已的名声,最忌惮的则是同门的春秋笔锋。
谁知道史书会怎么写!
杨彪等人见领头羊捧着奏本,呆愣原地,那叫一个着急。
刘宏轻蔑的欣赏着这些世家官员们的嘴脸,淡淡道:“亚父,分发下去,让诸位爱卿,都看看。”
张让抬手,小黄门鱼贯而入,为世家大臣们分发奏本。
一时间,整个宣德殿内,鸦雀无声,只剩下刷刷的翻阅声。
袁隗站在原地,定了定心神。
大佬到底是大佬。
儒林魁首,结党造反,这两件事儿,不冲突,得看怎么说。
只见他,拱手高声道:“陛下!臣请奏!”
刘宏见袁隗还在坚持,不愿放弃,便笑道:“卿,准奏。”
“陛下,那张安民,确实有几分文采,能得儒林青睐,也算合乎情理,但他在太行山私自建军,又与西北董卓串联,臣下这里,均有证人,还望陛下明察。”
“哦,证人,传上来吧。”
张让见袁隗要动杀招,转身回到了刘宏身侧。
他轻声道:“陛下,袁大人既有证人,那是不是该把事主也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