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上前拱手道:“张侯,陶刺史在幽州任上,兢兢业业,爱民如子,他怎么可能与贼寇勾结?”
张燕转身看向刘备,语重心长道:“玄德兄,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堂堂征北将军,又何必平白诬陷于他?”
“这......”刘备闻言将信将疑,神色困惑地望着张燕。
张燕略一沉吟,道:“玄德兄,且随我入内,我有要事要与你相商。”
刘备颔首应允,众人随即步入大厅。
关羽、赵云依例欲侍立一旁,张燕却道:“二位将军请坐,张某还要有求于二位。”
关羽目光投向刘备,见其点头示意,这才在下首落座。
赵云亦是抱拳一礼,在刘备对面坐下。
张燕开门见山道:“事态紧急,我也不绕弯子了。玄德兄,我有一事相求。”
“张侯但说无妨。”刘备拱手以对。
“如今幽州境内,尚有多处未曾收复。我想任命玄德兄,作我的军司马,整编双张部众,收复失地。不知玄德兄意下如何?”
张燕言语恳切,令刘备颇感意外。
自从朱儁之事后,他辞去安喜校尉,便一首寄身公孙瓒帐下,不过是个微末主簿。
如今张燕却要他做征北大军的二把手,这般升迁,任谁都要动心。
更何况张燕还许他收复失地,分明是送到手的功劳。
只是,这等好事怎会轮到自己头上?
刘备心中存疑,目光探寻地看向张燕。
“玄德兄可有难处?”张燕问道。
刘备深知,若要成就大业,必得把握机会。
眼下张燕既肯委以重任,不妨先应下来,待站稳脚跟,再图后计。
想通这一节,刘备深吸一口气,当即拱手道:“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好!”张燕一声长喝,又道,“还要向玄德兄借一人。”说着,目光投向关羽。
关羽一怔,与刘备目光相接。
刘备试探道:“张侯的意思是......”
“正是,我欲请云长兄为前锋大将,随我一同追剿丘力居。”
“这......”刘备迟疑道,"张侯,常言道穷寇莫追,眼下幽州未定,何必冒此风险?”
“今日丘力居勾结双张,来日必还生事。我须得将其打痛打怕,他日方不敢轻易南下,欺辱我大汉百姓。”
关羽闻言心中赞同,立即起身抱拳道:“张侯,关某愿为前锋。”
刘备叹息一声,欲言又止。
张燕大喜道:“有云长将军在,擒拿丘力居,如探囊取物!”
说罢,又转向赵云:“子龙,你领一万人马驻守蓟县,统筹调度。若有为难之处,可去请教军师。”
“主公放心,子龙谨记于心。”赵云恭敬应道。
刘备与关羽交换眼神,心中疑惑:张燕何时有了军师?
正思索间,一名亲卫匆匆入内,禀报道:“启禀主公,陶谦己戴枷锁,关入牢内。可否即刻解往邺城?”
张燕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发往邺城吧,把他全家也一并带上,一个都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