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明月照关河 > 第四十三回 国公府送别先生 勤政殿众说诗联

第四十三回 国公府送别先生 勤政殿众说诗联

次日卯时(五点),平安城城门已开启。国公府落枫院灯火通明,寒气袭人。卫照临、国公爷几老、历尤、白苏和白檀都来相送刘先生。

刘先生眼含泪光,不舍道:“这近一年半来,先生最大的幸事就是遇见了小姐,也是先生最愉快的时光。我走之后,国公爷等诸位要呵护好小姐。”

国公爷也是语气深沉道:“刘先生,你放心,这个自然。你只需在外办好事就行,其他无需牵挂。”

卫照临情绪倒还好,软语道:“相聚时欢,但终有一别。先生无需伤怀,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先生此去,路途遥远险恶,人身安全为第一,若遇不测,保命为先,走为上策。其他不过是浮云。”

刘先生看着卫照临,语气诚恳道:“小姐想得通透,我必将护好自己,不负小姐嘱托。”

卫照临点点头道:“弟子开智很晚,直到去年幸得先生开蒙。先生相教的每个字,每个笔画,以及考教作诗,如今都历历在目。不念先生是假,但人总要向远处看,老虎总要离巢,大鹏总要展翅,潜龙总要飞天。以前弟子写的都是诗,此次弟子就写一首词赠别先生。”

刘先生转悲为喜道:“好,这是小姐赠先生的最好礼物。”

这文人一听说诗词,就两眼发光,忘却很多事情,包括忧伤。于是卫照临就写了如下这首词。

浣溪沙 送别先生

离别何须把酒愁?明月移照千万里,人间无处不清辉。

灞桥折柳送君意,且化春风伴君行。霞光洒满平安城。

刘先生听完后笑道:“好,还是小姐会劝解人意。明月照你我,春风伴我行。国公爷、小姐及诸位,刘某就此别过,望各位珍重,来日再相聚。告辞。”于是进入马车,离开落枫院向平安道驶去。

卫照临等人目送马车离去,无言沉默,各自散去。这是府中第一个离去之人,也许以后此种场景还会重现。亲近之人离去总会有失落之感,包括卫照临,孰能无情?

而这几日,贞道帝总感觉朝堂论事前,大臣们有些躁动,他也不知为何。在书房昭文阁,贞道帝感觉可能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但绝对不是政事,若是政事肯定有大臣奏禀。于是他就问毛福生道:“福生,最近外面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毛福生一愣,略思回道:“回陛下,奴才没听到有什么政要大事,就是最近京城文坛发生了一件轰动之事。”

贞道帝轻皱眉头,疑问道:“文坛轰动之事?说来听听。”

毛福生恭敬细声回道:“是,陛下。这还和望江楼有莫大的关系。”

贞道帝一听,有点意思,声调提高道:“怎么又和望江楼扯上关系?”

毛福生仍是轻声细语回道:“回陛下,这望江楼前几日举办了一个楹联评比会,周山长和冯祭酒都参加了。现在整个京城都在热议望江楼的诗联。说望江楼在整个大周有四个第一。”

贞道帝一听,这周山长就是皇家邀请也不一定参加此种宴会,为何这次来京就参加了一个酒楼的楹联评比会呢。望江楼他一年也会去一两次,换换口味,就是环境好些,饭菜好些,条件好些,也没感觉特别的。这望江楼虽然是他皇家的,他都不知道望江楼楹联评比会的事,更谈不上请周山长了。那就是三皇子了,他有这么大能耐?还有望江楼四个第一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贞道帝越想就越觉得稀奇,便急道:“毛大太监,快说来听听。”

毛福生躬身笑着回道:“是,陛下。这望江楼门柱上原来有副楹联,大家都很熟悉:文武贤人,琼宴留客晚;古今玉液,香醇聚情浓。后来被人改为: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下联:揽月山,揽月游,揽月山中揽月游。月山万年,月游万年。此联气吞山河,势压各楼,于是成为第一楼联。后来又得一诗唤作《登望江楼》,成为第一楼诗;在评比会上又有一人作雪梅诗,成为第一雪梅诗。奴才听闻这两首诗更是立意高远,惊为天人。但奴才学识浅薄,记性不好,没记住。有这三个第一,望江楼自然也成为大周第一酒楼了。”

贞道帝静静地听着,心似热水沸腾,震惊无比。这楼联如此气势,非常人能作出。这大周竟然出现了如此多的文坛贤人,他一点也不知道。怪不得这些大臣在朝前私下议论纷纷。于是大声吩咐道:“福生,把李尚书、陈邦、周山长、冯祭酒还有那望江楼掌柜都叫到勤政殿,寡人有事要问他们。”

毛福生应道:“是,陛下。”

一个时辰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