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对于镇上传来的那些诋毁他的谣言,起初并未太过在意。每日依旧如往常般,沉浸在与赵谦的交流学习之中,不断充实着自已。他深知,清者自清,唯有真才实学方能抵御外界的风言风语。在那古色古香的小镇中,林羽的身影穿梭于大街小巷,虽身形略显单薄,却透着一股坚定与执着。 然而,赵谦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却有着更深的思量。他知晓,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赞誉与诋毁往往如影随形,若要真正辨别一个人是否具备真才实学,一场严格且深入的考验是必不可少的。赵谦的府邸,庭院深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那朱红色的大门紧闭,仿佛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片宁静与庄严。
这一日,阳光柔和地洒在赵府那宁静的庭院中。微风轻拂,枝叶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赵谦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袍,踱步至书房前。他的长袍随风飘动,衣袂翩翩,宛如仙人下凡。那长袍的材质细腻,上面绣着的云纹若隐若现,彰显着他的高贵与儒雅。他的眼神深邃而凝重,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事情。 他吩咐书童将林羽唤来。那书童名叫小安,生得机灵乖巧。他得令后,一路小跑,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府门,而后朝着林羽的住处奔去。 书房内,淡淡的墨香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四周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古籍经典,仿佛是一座知识的宝库。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那些光影如同金色的鳞片,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不多时,林羽匆匆赶来。他身着一袭简单的青色长衫,衣角略微有些褶皱,显然是来得匆忙。他的神色略显紧张,但眼中却透着坚定和期待。他的步伐轻盈而急促,每一步都带着对这次考验的重视。 “林羽,近日外界对你的赞誉与诋毁皆有,老夫今日便要亲自考考你,看你是否真有才华担得起这些议论。”
赵谦神色严肃,目光中带着审视。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中回荡,显得格外庄重。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古老的岁月中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林羽心中一紧,仿佛有一块巨石瞬间压在了心头。但他很快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内心的波动,恢复了镇定,拱手恭敬地说道:“愿听先生出题。”他的声音平稳而坚定,尽管内心紧张,但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和从容。 赵谦微微点头,手抚下巴,思索片刻后说道:“今有一题,论‘王道’与‘霸道’之区别,你且说说你的见解。”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林羽,仿佛要透过他的外表,洞察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林羽略作沉思,目光凝视着书房中的某一处,仿佛在整理自已的思绪。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
片刻后,他开口道:“王道者,以仁政为本,以德化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君主治国,当以民为重,轻徭薄赋,广施仁政。如那古代圣王,心系百姓之苦,推行善政,开仓济民,兴修水利,使农田肥沃,百姓衣食无忧。如此方能得民心,顺民意。而霸道则以武力强权为基,以征伐扩张为务。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四方,虽能逞一时之强,令他国畏惧臣服。但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终难持久。犹如那暴秦,严刑峻法,征战不休,虽能统六国,却二世而亡。”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斤的重量。 赵谦听后,手捋胡须,微微眯起双眼,未置可否。
他沉默片刻,那片刻的沉默仿佛时间都停滞了,整个书房陷入了一种凝重的氛围。接着问道:“那以当下之局势,当行王道还是霸道?”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急切的期待。 林羽再次思考,眉头微皱,目光中透露出深思熟虑后的坚定。他的眉头如同两座紧蹙的山峰,承载着思考的重量。他答道:“如今王朝初定,百废待兴。历经战乱,百姓疲惫,土地荒芜,急需休养生息。
当以王道为主,先稳定民生,发展经济。君上应减轻赋税,鼓励农耕,推行教化,使百姓能安于劳作,恢复生产。发展商业,促进物资流通,繁荣市场。先使百姓富足,国家富强。待国力强盛之时,亦不可忘王道之本,以霸道为辅。训练精兵,巩固边防,抵御外侵,保境安民。以王道养民,以霸道护国,方能长治久安。”他的回答一气呵成,仿佛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谋划。 赵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神色依旧严肃,他仍继续出题:“再论‘礼’与‘法’之关系。”他的声音严肃而庄重,仿佛在下达一道神圣的命令。
林羽从容应对,声音平稳而有力:“礼者,规范人伦道德,使人自觉守序。自上古以来,礼仪之道深入人心,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