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了。”
仍旧按照先前的思维,陈默将与排序有关的单个回答全部写在了黑板上,即:
真神在假神左边吗,真神在伪神左边吗……等一共十二个问题,
这里有第二个烧脑点,即这并非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两两之间的穷举,举个简单的例子:真在假左与假在真右表达的顺序排列是相同的,但却可以被当成两个问题来询问。
并且这里的问题不能考虑间隔一人的情况,必须是两两相邻。
与之匹配的询问顺序在加上a为伪神的情景后直接翻了一倍,高达八种,且陈默在写下所有的01组合后发现——没有任何一个问题的描述可以同时满足八种情况的答案。
推演到了这一步戛然而止,陈默愣住了,但随后,梅林的话有一次接续上了他的头绪,
“吾王,您知道命题里的与或吗?”
“命题?——你的意思是,将两个问题折合在一起询问?”
“为什么不试试呢?”
已知问题共有十二个,现在要将十二个问题以与或或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因此得到的结果数量绝对不在少数,且与或的不同排列方式其效果也是不同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有两个命题:昨天或前天下雨
昨天与前天下雨。
那么面对昨天下雨,前天下雨这一情况时,两个命题都成立,但面对昨天下雨,前天无雨这一情况时,与命题就不成立了。
尽管明知道计算无比复杂且费脑子,但陈默还是抬起胳膊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头脑风暴,
黑板上的数字成几何倍狂增,十分钟后,等到陈默停下手里的笔时,答案也呼之欲出了。
“真神在假神左边或假神在伪神右边吗?这就是我们要询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