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几个年轻后生在咱们村子里鬼鬼祟祟的。当时我还以为只是些小孩子调皮捣蛋,贪玩而已。再加上他们看起来也是本村的人,所以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
张书记在看到杨晓手机里的通知信息和听到老人的话后基本上已经确定是谁在捣鬼了。他看了一眼杨晓,示意他去派出所把指导员安邵勇叫来,然后又看向张羽书指了指纪委陈俊书记的办公室。两人在领会到张书记的安排后便走了出去,向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没过多久,只见杨晓与派出所指导员安邵勇一同走进房间。此时此刻,纪委书记陈俊正与张书记并肩而坐,神情专注地交谈着什么;而张羽书主任则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动静。
当杨晓和安邵勇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张书记微笑着抬手示意他们先找个位置坐下。待两人落座后,张书记缓缓开口道:“各位老人家,关于这件事目前我已经大致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不过要想妥善解决问题,咱们还得把事情彻彻底底地调查清楚才行呐!所以呀,今天我特意把纪委书记还有派出所的同志们都请过来了,具体的细节还烦请诸位跟他们好好说一说。请放心,我们一定会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对待此事,最终一定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
听到张书记这番话,那几位老人相互对视一眼,原本紧绷着的脸稍稍放松了些许。他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展开深入调查。
紧接着,纪委书记陈俊带着两名派出所的民警站起身来,准备即刻动身前往硐龙村着手调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在这时,张书记转头看向杨晓,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小杨,这次你也跟着一块儿去吧。一路上多留意点,有什么新的进展或者发现,记得及时向我汇报。”杨晓连忙应承下来,并保证定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随后,一行人便匆匆离去,留下张羽书主任继续留在原地协助张书记处理后续事宜。
随即杨晓跟随着纪委书记陈俊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着硐龙村进发。一路上,大家都怀揣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不知道这次的行程将会揭开怎样的秘密。
当他们踏入硐龙村时,古朴而宁静的村庄景象映入眼帘。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行没多久,便顺利抵达了村支书何进的家门口。此时的何进正站在门口,远远望见如此多的人朝他家走来,脸色瞬间微微一变,然而那变化稍纵即逝,眨眼间又恢复成了一副热情洋溢的模样,赶忙迎上来招呼众人进屋落座。
陈俊也不拐弯抹角,刚一坐下便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此次来访的目的。他紧紧盯着何进,语气严肃地问道:“前几日村里的粮食突然失踪不见踪影,而且我们一直联系不上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对陈俊的质问,何进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嘴里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眼神更是不停地四处躲闪,不敢与人对视。
一旁的两位民警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异样。于是,他们二话不说起身在屋里屋外仔细查看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就在气氛愈发紧张的时候,忽然一个年轻小伙像一阵风似的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当他猛然瞧见屋子里坐着的众多陌生人时,整个人犹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当场愣在了原地。陈俊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这个小伙子行色匆匆、神色慌张,定然有着不可告人的事情。他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拦住了正要转身开溜的小伙,并开口询问道:“年轻人,你来这里干什么?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内情?”
起初,那个小伙还试图狡辩抵赖,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半个字。但终究还是敌不过民警们几番严肃认真地盘问,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不得不老老实实地道出了实情。原来,早在几天前,何进就暗中与一家外地公司达成了协议,让这家公司来收购村里的粮食。可谁知这家公司给出的价格极低,完全不符合市场行情。更可恶的是,何进竟然贪图那家公司给的红包好处,昧着良心从中作梗,故意阻挠原本有意高价收购粮食的南江公司。
半月之前,当何进收到杨晓发来的通知时,心中立刻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形。他毫不犹豫地展开行动,首先踏入村子里的家家户户,苦口婆心地劝说着那些朴实的百姓们不要将自家辛辛苦苦种植的谷子出售给南江公司。他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已然与另外一些买家达成协议,价格更为优厚。然而,大多数村民却并不为之所动,他们坚定地表示要遵守先前签订的合同,诚实守信才是做人之本。
眼见此计不成,何进并未气馁,而是脑筋一转,又心生一计。他悄悄地联络起村里那几个整日无所事事、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