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太热情,把她吓到了?
******
德芬在镇供销社工作的事情就像是长了翅膀似的,在不大的三庙村很快就传开了。
村里人羡慕得紧,但也明白德芬能去供销社上班那是因为她有文化的缘故,羡慕嫉妒的同时还是佩服的,于是,便再度对曾家另眼相看起来。
现在德芬父母出门,都有人夸他们好福气,两口子重新扬眉吐气了。
再来一个好处便是,又有媒婆开始主动上门来给德芬说亲了,而且曾家还有了挑三拣四的权利。
这不,没多久,德芬爹妈就为德芬相中了一个结婚对象。
男方姓高,初中毕业就去了外面闯荡,戴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人有点沈默寡言,不过在德芬父母看来是老实憨厚的样子,于是约定好了时间,让他第二周周末再过来跟德芬亲自见个面。
鉴于那次跟韩岱山相亲,德芬就明确表示了自己反感相亲一事。虽然不多久她就跟顾晓华分了,但是不确定她对相亲这个事情是否改变了态度,为保险起见得瞒着她。
而顾家那头国庆节就要结婚了,曾友全和吴淑容就抱着“我女儿并非除了你姓顾的就没人娶”的想法,想尽早赶在国庆节前把德芬的婚事确定下来,最好把婚期定在国庆节前气死姓顾的!
加上男方是两口子看过的人,自认为跟德芬是般配的。对方着实不错,担心过了这个村儿没那个店儿,曾友全和吴淑容商量了下,决定还是采取欺瞒的方式,先把德芬骗回了家再说。
于是,德芬这头就被她爹妈托同村的人带了口信,叫她周末务必回家去一趟。
德芬给家里说了周末要去县城培训财务知识的,她才去上了一次课。但爹妈叫她回去,又不说原因,只说家里有急事要找她商量,德芬暗忖肯定很重要,只得回去。
她没有韩岱山的电话,也忘了索要会计培训学校的电话,但想当时报名的时候,接待人员说了包学会包拿证,那么没请假也没关系,她也就没有再想办法联系一下韩岱山了,周五跟同事交班后就回家去了。
回了家才得知原来是叫她回来相亲的。
德芬自是非常抗拒的,她并非不愿相亲,她到了年纪了,该结婚了。农村找对象,基本上都是用说媒相亲的方式,只是她觉得这个时候相亲结婚,太刻意了,好像是赌气似的,任谁都会这么看待她,而她不想让顾晓华这样看待她。
她赌气,就意味着还在意他顾晓华。但这纯粹是扯淡!
她早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果现在让她看到他,她肯定如看苍蝇一样看着恶心!
爹妈听了她的想法,松了口气的同时,但是仍给她积极做思想工作。
“就见个面,又不是要你马上结婚。如果你觉得好,对方也觉得可以,你们看对眼了,能把婚期定下来就定下来。看不上,就算了,又不要你掉块皮。”
“咱们给人家说好了明天过来。这会儿天都黑了,又通知不到对方,总不能让别人明天白跑一趟吧?来都来了,就跟他见个面吧。”
人转天就要来家里相看,德芬没办法,只好相一回。
心里却是打定主意敷衍一下就行了,并不觉得自己的条件能让人看上。
毕竟她的年纪真的很大了,马上就要满二十五岁了,这在相亲市场上该是那些二婚的丶街溜子丶鳏夫之类的男人才看得上。而这些男人,她宁愿一辈子不嫁,也不会嫁给这样的男人的。
第二天上午,那个高姓男子就和媒婆一起过来了。
德芬一看,对方长得还真如爹妈所说的看着像个文化人,她也有点认真了。
小夥子提了两包水果糖来,戴副塑料框架眼镜,斯斯文文的,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看见德芬,镜片下的眼睛一亮,脸上客套的笑容也多了几分——显然漂亮秀气的德芬让他一眼就相中了。
媒婆见状,同曾家人寒暄了几句,就寻了个借口,同德芬爹妈一同出去了,留下两个年轻人在堂屋独自聊。
高姓男子已从媒婆那里知道德芬的名姓年纪这些基本情况,今天亲眼看了后,觉得德芬真如媒婆口中吹嘘的那样长得很漂亮呢,于是心里就奇怪上了,“为什么你这个年纪却还没嫁出去?”——问题很直白。
德芬并不觉得这个问题很冒犯。
经历过打击,她思想已经成熟。
她明白媒婆为了撮合两个相亲的人,只会拣好听的说,不好的,绝对不会说,能瞒则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