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之人哪怕是文化低劣,也大约知道三国故事。
诸葛亮的隆中对何等伟略: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只可惜天下还未变,蜀汉荆州失关羽死,以至于北伐大业成了泡影。
然而蜀汉好歹众志成城,有明君良相,宋国这都是什么玩意?刀刃临头还要搞幺蛾子!
鬼知道到底是天下要先有大变局,还是说宋国要先动乱?!
而且,什么叫天下有变?天下难道会自己变化吗?还不得是一群人奋死才能将局势力挽狂澜吗?
如果靖难大军坐视风云,那谁去奋战呢?
自然是魏胜与耿京!
想到这里,众将皆是脸一黑。
尤其是张白鱼,因为他突然意识到,魏胜与耿京虽然艰难,需要尽快破开局面,但所面对的,终究是金国的地方军队。
而他的亲爹张荣亲率三千兵马,可是要在瓜洲渡直面三万金军的。
石七朗左右看了看,起身拱手说道:“都统郎君,俺们这些人都是跟着你,跟着魏公一路打来的。你的军略,俺们都是服气的,你说该怎么办,俺们上阵厮杀即可。”
其余诸将皆是点头。
刘淮环视帐中:“我确实有一些想法。”说着,刘淮走到了帐中地图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从政治上来说,宋国一日不在山东建立稳固的统治,咱们就不可能向宋国称臣。
毕竟,宋国可以随时放弃山东,难道咱们也可以随时放弃吗?如果有朝一日,宋国说将山东送给金国,让我等束手就擒,诸位难道就会叩谢天颜,遵守旨意吗?”
徐宗偃脸色一变,刚想要张口说些什么,然而话到嘴边,终究还是长长叹气,咽了回去。
何伯求则是精神一振:“正是如此。”
其余人也纷纷意动,只有张白鱼、雷奔、贾瑞几人面色复杂。
却又无法反驳,毕竟宋国的骚操作真的太吓人了,如果朝中哪个不知兵的主战派大佬脑子一懵,觉得现在是杀敌报国的时候了,下令让靖难大军渡江作战,而虞允文又没扛住压力的话,事情就大条了。
“所以,为了不受朝廷掣肘,接下来要尽量寻求独立作战。”刘淮继续补充。
雷奔皱眉:“靖难大军依旧是客军,都统郎君算是硬插进大宋作战序列的,如何能领一地军政?”
话声刚落,雷奔似乎想明白了什么,面露骇然。
刘淮指了指舆图:“在江南自然没有咱们的用武之地,若是在江北呢?”
刘淮手中短剑在两淮划了一圈,最后指在了庐州左近,巢湖周边。
合肥。
“裕溪口、东关、巢县、合肥、寿春、钟离。”刘淮自南向北,依次点出了淮西重镇,更是完颜亮这三万大军的辎重补给线:“咱们只要能在这一线站稳脚跟,足以威胁完颜亮后路,让他的大军进退失据!”
如果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说,这可以算得上天马行空,一招制敌之策。
所谓计毒莫过绝粮就是这个道理。
可如果想要执行这个战术动作,哪怕以靖难大军此时的实力,也是困难重重。
最直接的困难就是,面前横着一条大江,大江以西还有三万金国正军,江上洞庭湖水军虽然能压过金国水军,却也无法将其完全消灭。
金军又不是傻子,哪怕避开金军正面,他们又不是不放斥候,五千兵马渡江声势浩大,如何能躲过完颜亮的眼睛?
而且金军也会在后路放置兵马,靖难大军登岸之后,前路被堵,后方有追兵,那就是去送死了。
此外,靖难大军算是客军,淮南两路对于金军来说是人生地不熟,对于靖难大军来说也是异地作战。想要联结就地抵抗的两淮百姓与溃军,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还有,就算一切顺利,金军难道会任由后路被断?如果一心想要撤军,靖难大军能拦得住吗?如果来攻,能顶得住吗?
在座的哪怕是徐宗偃都经历过战事,其中也不乏有些只是欠缺历练的来日大将,只是一瞬间就想出了许多困难。
然而还是那句话,这些人都是跟着刘淮从山东乱局中杀出来的,早就对刘淮心服口服。也因此,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说此事不可行,而是纷纷思考起解决方法来。
“我知道此事艰难,想要成事,不只是需要靖难大军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