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425章 军合力不齐

第425章 军合力不齐

下一刻,他就反应了过来,惊喜异常:“如此说来,岂不是刘大郎就要与成太尉合军一处了?”

刘锜则是惊愕出言:“成太尉?成闵那厮作甚了?”

叶义问从怀中拿出一封文书,递给刘锜:“刚刚接到的军情,成太尉率鄂州大军精锐,直扑庐州!”

刘锜的眼睛猛然睁大,夺过那封文书细细看了起来,看罢之后一拍桌案,想要大笑几声,喉咙一痒,剧烈咳嗽起来。

“无碍无碍。”刘锜接过陆游递来的茶盏,摇头笑道:“没有想到,成闵这泼皮竟然敢如此拼命,如此,两淮局势可变了!”

在真正历史上,成闵在接到调令之后选择顺江而下,在镇江府屯兵。这个选择很正常,一来完颜亮发大兵至两淮,合肥等重镇皆有重兵把守,后路无忧;二来到了镇江府之后,成闵见到诸军皆是逡巡不前,也不想当出头鸟。

偏偏这时候又有政治风波,朝中竟然想要查成闵的兵额。作为吃了丧心病狂空饷的老兵油子,成闵在仓促间只能编出一个麾下兵马吃不惯粟米,饿死了许多人的谎言,蒙混了过去。在此之后,成闵更加小心,几乎在整场大战中毫无建树,最后礼送金军出境,一战未打。

说句实话,历史上的成闵表现才符合刘淮对于其人油滑的印象。

而如今成闵兵行险着,不仅仅是形势所迫,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金军后路空虚的机会,想要用最小的代价逼退金军南侵的脚步,从而建立大功。

笑了两声之后,刘锜终于沉静下来,并且看向了张荣:“张敌万,老夫之前一直忧虑的是兵力不足,因为无论想在淮南两路哪一路有突破,则必须在一地集中起超越三万金军的野战兵力。”

说着,刘锜直接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成泼才没来之前,整个淮东江南能以野战的兵马能有你张敌万三千人,李宝三千人,老夫麾下淮东大军万余,李显忠池州大军万余,虞相公淮西大军五千,再加上刘大郎……老夫估计刘大郎的可靠兵马不会超过一万,根本不够。”

叶义问低头默算,闻言疑问出声:“刘都统,此时我军兵力已有四万余,如果宽裕来算,得有五万兵马,为何还不够呢?”

刘锜知道叶义问不知兵,此时耐心解释:“叶相公,料敌从宽之类的言语我就不说了。只说这五万兵马哪里能一股脑的都去淮东或者淮西呢?

就比如老夫去淮西参战,难道瓜洲渡、镇江府、扬州不留下几千精锐防御?虞相公与李显忠若是渡江,也不可能丝毫兵马不留。

他们来淮东也同样如此,这就会有万余兵马动不得。

另外,金贼不是傻子,一旦咱们露出了要聚歼淮东或者淮西一部的打算,他们肯定也会派遣兵马支援,到时候双方兵力对比究竟为几何是很难说清楚的。”

说到这里,刘锜有些犹豫,仿佛有疑难不好说出口。

陆游在一旁看得清楚,接口说道:“接下来的话刘都统不方便说,我来说。

金军有金主完颜亮作统筹指挥,即便金主昏庸残暴,却也能保证大军合力行动。

而咱们这几路宋军各不统属,很难有所配合,战力天生少上三成。”

这就是宋军的一大症结所在了。

为了摆脱五代十国那种有枪就是草头王,军头三天两日搞军事政变的体制,宋国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建立宋军的中心思想就是层层压制异论相搅,从而让无论哪一名主将不能够彻底控制军队。

这一切的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宋国皇帝成为最大的军头。

也因此,赵匡胤要御驾亲征。

赵光义要御驾亲征。

宋真宗赵恒怕得不成样子,依旧被寇准拉着去御驾亲征。

理论上只要宋国皇帝敢上战场,宋军的战力还是很可观的。

这一套方法不能算错,但谁想到国家到了第三代就成这副德行了呢?

赵匡胤在天有灵看到赵恒,想必也只能苦笑了。

时间到了南宋,虽然对武将的管制稍稍放松,但那是在建炎与绍兴初年的事情了,到了绍兴三十一年早就恢复了过往旧制。

就比如虞允文,他就是知道根本不会有经略使的职位轮到他,所以才拉拢李显忠与刘淮的。

对于刘锜来说,这个教训更加深刻,从征伐西夏刘法的全军覆没开始,刘锜所隶属的宋军已经在军令不齐上面吃了无数次大亏了,以至于此时都有些创伤后遗症了。

“也因此,若是没有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