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放缓了呼吸,等待着他的大作。
其实辛弃疾在一看到此行赴宴之地北固楼的时候,脑中就立即出现了两首诗,十分应景,还都跟着北固楼有关。
然而他想着刘大郎交待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也许马上就能回到山东,随即突兀的想到了还在山东奋战的袍泽兄弟,再想着宋国朝廷之中的蝇营狗苟,以及在宋金战场上死难的豪杰壮士。
一时间百种滋味同时涌上辛弃疾的心头,一首好词脱口而出。
正是:
楚天千里春波,水随天去春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张孝祥呆愣片刻,不知道是不是被这首词冲击到了,良久之后方才放下空了的酒盏,苦笑说道:“明明写春日盛景,却有秋日萧瑟之意。辛五郎明明是少年英雄,词中却有老大之人久经坎坷之态,还望五郎能振奋精神,莫要如此颓唐才好。”
辛弃疾拱了拱手说道:“张先生果真慧眼。只不过眼见国事蹉跎,天下板荡,身在其中,难免心忧如焚罢了。”
朱熹同样摇头,连连哀叹不已。
而杨倓则是又拿起笔来,刷刷的在衣襟上奋笔疾书起来。
妈的,我的《建康文豪集》不说能超过《文选》,但一定要压《河岳英灵集》一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