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暗里的协助,乃至于投奔。后来也果如李通所言,他这个相公,当真是真相公。”
刘淮感叹了两声,又转入了正题:“虞相公,接下来的事情你就很明了了,借由整顿两淮事务,整理屯田,让靖难大军与东平军在两淮掌握一些要地,然后从山东调来由辽人组成的辽骑营,让他们在两淮搅浑水,并且蓄势待发。”
“原本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在完颜亮被押往临安的路上,由精锐骑兵渡江进行劫持。然而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张孝祥与杨倓二人投奔于我,并且将赵密搅了进来。李通李相公也立即将计就计,设计出在江上有金贼余孽的假象,将建康水军主力吸引到淮西。”
“张广那厮是怯懦小人,他虽然没有找到金国水军,却一定不会声张,而是会剿灭一些水匪来冒领战功,从而躲避与金军的直接交战。”
“因此,建康空虚,突袭的把握更大。”
“而通过杨倓得知杨沂中的想法之后,这个计划就变成了坑死赵密了。”
“赵密自作聪明,玩虚虚实实的把戏,却不知道杨沂中在禁军中待了几十年,早就已经是根深蒂固,哪里是那么容易被撼动的?赵密的一举一动都清楚明白,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杨倓传到了我的手中,在赵密还没有出发之前,我就知道了他的行军路线。”
“然后,假扮成金国水军的舰船出发,载着辽骑营抵达江南,一举捉走了完颜亮等人,并将其带回淮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完颜亮应该已经到了濠州。”
刘淮笑着说道:“虞相公,这就是所有了,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虞允文此时怒气已经完全消失,思量片刻点头说道:“有的。”
“且说来。”
“老夫知道刘大郎心思缜密,未虑胜先虑败,若是那辽骑营失手了该怎么办?”
刘淮淡淡说道:“我还有两个后手。”
“第一个就是我这二百亲卫,他们都是能跟我厮杀到底的精锐。”
“第二个是靖难大军的何伯求,他与宋国有深仇大恨。”
刘淮顿了顿,随后就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若到了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的最后时刻,我会在临安袭杀赵官家,随后趁乱将完颜亮劫走,靖难大军也会立即发动,在成闵与李显忠没有反应过来之时,打垮张子盖那群废物,然后再回到山东,应对局面。”
刘淮说到一半的时候,虞允文就豁然起身,动了杀心。
“刘大郎,你是不是忘了自己还身在临安?”
刘淮脸上浮现出了古怪的笑容:“放心,虞相公,我在十七日就会离开,连禅让大典都不会参加。”
“你在中间为太子与我牵线搭桥,虽然隐蔽,但还是被赵密发现了,他在赵官家面前进了谗言,赵官家虽然不信,却还是心中有疑虑,不想再让我等继续待在临安。我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
虞允文定定看着刘淮,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何等熊虎之将,却难以为大宋所用,可能就是天意吧。
虞允文的情感告诉他,现在就应该立即找借口逃出驿馆,随后直接去找杨沂中,让他把临安所有的兵马都带来,不惜一切代价,就地将刘淮围杀在这里。
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因为他既然说了这番话,下次就不会再只带二百骑来临安了!
但理智却在劝阻虞允文,万万不能再杀掉另一个岳飞了。
且不说以殿前司的实力,能不能在刘淮反应过来之前,就用重兵将这二百甲骑围住。
现在宋国的心腹之患依旧还是金国,还没有北伐成功,收复失地之前,是不能杀刘淮这种有功之臣的。
哪怕虞允文明明知道,以后两人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此时也不能动手!
否则岂不是寒了心向宋国的豪杰之心?
想到这里,虞允文再次深深看了刘淮一眼:“刘大郎,老夫曾经是真的想要让你在来日成为大宋的宰执,但如今看来,接下来一段路咱们还可以同行,但到了最后,还是会分道扬镳的。”
刘淮也收起了笑容,正色说道:“虞相公,大宋到了如今的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不是我的责任,也不是我的罪过。”
虞允文摇头,随后恳切说道:“老夫自然知道这不是大郎你的责任,但大宋官家是汉家天子,而你刘大郎是汉家苗裔,平日里打得也是汉家旗号,如何不能匡扶宋室,共创大业呢?”
刘淮的言语同样诚恳:“虞相公,不瞒您说,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