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674章 间谍网罗四方事

第674章 间谍网罗四方事

了手中文书,表情随之变得复杂。

宋国可真的是不让人省心啊。

且说宋国的朝堂争斗是瞒不住人的,这不是说有人去专门打听这事,而是宋国无论皇帝还是官员,都没有这方面的保密意识。

而且宋国百姓的参政意识也很高,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或者预备士大夫阶层,伏阙之事层出不穷,用民意来倒逼政事决断也屡见不鲜。

这还是南宋,北宋之时宫闱之事都瞒不住人,在樊楼的最高层就能一览皇宫大内的风采,堪称离谱至极。

也因此,罗怀言仅仅抵达临安不到一个月,就得知了许多重要消息。

这些消息根本就不用打探,整个临安已经传得到处都是了。

首先,虞允文的报捷文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宋国朝廷已经把此次大胜当作了赵眘继位后的开门红,主战派声势大振,北伐之声也愈加盛大。

虞允文也随之升官,现在是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依旧是江淮宣抚副使,算是以正经宋国宰相的身份,来总揽两淮军政事务。

叶义问不仅仅是能力差,在去年冬日的一场风寒之后,身体也弱了许多。此时他也彻底息了夺权的心思,变成了一个人形图章。

形势不是一片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啊!

在这般形势之下,另一种思潮慢慢抬头。

金国已经不堪一击,现在趁机立即北伐中原,必然可以一鼓而克,到时候克复中原,还于旧都,岂不妙哉?

对此,赵眘似乎也有些意动,连连召唤张浚、陈康伯、张焘、辛次膺等人,询问北伐举措。

其余人还有些持重,张浚干脆当场自请为兵马大都督,催促赵眘立即发动北伐。

对此,刘淮的评价是,投降派与速胜派是一体两面,此言诚不欺我。

当然,与那些脑子里全是官位的废物官员不同,虞允文还是能稳得住的。

他一边上书劝阻冒进,两淮还没有准备好,宋军也还没准备好,此番出兵,败多胜少。另一边发动自己派系的官员,想办法在朝堂上进行阻拦。

虞允文倒也不敢用力过猛,到时候把赵眘雄心壮志打击没了,那就惨了。

他主要运用的办法,就是向赵眘哭穷,不仅仅自己哭穷,而且拉上了山东一起哭。

两淮山东经历了数场大战,已经残破不堪,还得要两年的时间作恢复。

虞允文在赵眘心目中还是有些地位的,他费尽心机,终于敷衍了过去。

但刘淮也知道,虞允文也不可能拖很久了,因为主和派现在已经集结在了赵构身边,这名太上皇可是人老心不老,到时候还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

别的不说,杨沂中此时依旧在统率殿前司,掌握着临安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聪明人都能看出其中意味。

如果赵眘不能通过北伐胜利再进一步夺权,进而聚拢自己的班底,最后宋国发生政变都不奇怪。

情报到这里还没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刚刚压下去速胜派,赵眘这个宋国现任官家又开始作妖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眘既然已经登上了皇位,也该让自己的犬马获得好处了。

要说赵眘的近臣并不少,除了史浩这名被主战派着重盯防的参知政事之外,还有曾觌、龙大渊、张说、王抃、甘昪等人。

曾觌与龙大渊算是正经科举出仕,而其余的人都是小吏、外戚、宦官之流,属实是上不得牌面。

赵眘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一开始也没想过提拔其余人,只想要让龙大渊与曾觌升官。

官职也不大,只是任命他们二人为干办皇城司与枢密副都承旨,算是稍稍占了一点情报与军事的边。

这个任命立即得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奏疏如同雪花般飞来,直接将曾、龙二人打为了奸佞,甚至有人要诛杀他们。

这立即引起了赵眘的警惕与愤怒。

朝臣可能在嫉妒二人一飞冲天,但对于赵眘来说,这就是某种危险的信号了。

此时殿前司还由杨沂中执掌,一方面是因为杨沂中的确恭谨,不仅仅对赵构忠心耿耿,同样对赵眘礼敬有加,哪怕在秦桧的压迫下,杨沂中也没有对赵眘出过手。

另一方面则是赵构与赵眘的心照不宣。

赵眘毕竟不是赵构的亲儿子,赵构也得留下一点后手才行,普通人是可以用社会舆论与官府来监督的,但是对于皇帝来说,这两点是完全没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