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佬的选夫标准:有钱,能干 > 第191章 别人,他才不鸟呢

第191章 别人,他才不鸟呢

这是楚宴自愿担了坏名声,跟乾帝二一添做五,平分了大康皇陵的墓葬后培养出来的默契。??×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

说来,要不是因为云瑶那个爱找茬的女人做怪,楚宴和乾帝也不会在“穷”之一字上惺惺相惜,从而在很多事上都达成了默契。

楚宴要养楚家军的退伍残兵需要银子,乾帝要养整个国家,更需要银子。

有了一起“分赃”的情谊,新朝建立之后,别的军队乾帝或多或少都安插了人手进去,唯独楚家军,乾帝只给改了个名儿,是一个人都没敢往虎骑军里头安(主要也是怕了楚宴的疯狂)。

平定沿海匪患,楚宴可是和乾帝立了军令状的。

五年时间平定沿海匪患,听起来好像很难。

可按楚宴的理解来说,平定匪患和治理沿海各县镇,让它们恢复民生和经济是两件事。他一个领兵之将,不理政务不是很正常的吗?!

真要治理地方,他还怕乾帝怀疑他有异心呢。

所以攻下海门县的当日,楚宴就给乾帝去了奏折。

至于皇帝在他们立军令状时,有没有想到这一出,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l^u_o¢q`i\u.f_e?n¢g~.¢c^o¢m′

毕竟领军之将不理政务本就是规矩,乾帝自己没想到,也不能怪楚宴没提醒,不是吗?!

而做为一军将领,打仗剿匪对楚宴是真没什么难的。对别人来说剿匪有难处,可在楚家军里头,剿匪向来是个福利项目。

只因为剿匪和攻城一样,全军上下都可以自己截留三成的战利品不用上交。

所以得知要调去沿海平定匪患,楚家军里除了个别留在虎骑军里起关键作用的将领,其余兵卒无不高兴的跟过年一样。

再说楚宴对掌控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务不感兴趣,也懒得管那一摊子事。因此平定完一个地方,他们收缴完了战利品就走。

这个时效性是极其可怕的。

对于士兵们而言,丰厚的回报,就是他们拼杀的动力。士兵们积极性高涨,战力倍增,既解决了匪患,又充实了军资。

至于皇帝派来的人能不能及时到位,就不关楚宴的事了。

海门县那个乔嫔的弟弟,要不是恰好赶在他离开前赶到了,对他的态度又尚算恭敬。看他勉强算是皇帝小舅子的面子上,楚宴才多提点了两句,别人,他才不鸟呢。`p-i?n?g′f/a`n+w`x`w_.!c+o`m*

从海门县到山县,中间不过五百多里路程。除去荒无人烟的山野荒地,有人的城镇总共也就那么几个。

海门县之前被一群世家权贵的爪牙盘踞,没哪个不要命的山匪敢在海门县的范围内占山为王。

可这也就造成了山县的土匪扎堆,县城时不时被土匪洗劫一波。

曾经硬气的县官和衙役都被杀了,没骨气的县令又跟百姓一样,被洗劫的跟个乞丐一样。

整个山县无人敢当官,更无人敢当兵,任土匪来去自如。

如此县城,想不萧条都难。

今夜,林绍他们带着楚家军将山县范围内的土匪清剿完毕后,就会立即急行军赶往台州。

山县的匪患如此严重,不是一人之功,也不是一日之功。

大军一旦撤离,山县的匪患必定会死灰复燃,只是楚宴不可能把楚家军留下驻守山县,因此后续事宜,只能交给乾帝派来的接任者。

至于皇帝派来的人,能不能接得住这个重担,那就不关楚宴的事了。

做为一个成熟的大将军,楚家军的一切花销都是楚宴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朝廷可没支援他一分一毫。

他相信乾帝派来的接任者,也定能如他一般有身为臣子的担当与智慧,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一切问题。

按照楚宴原定的计划,他们会在台州停留两天,等林绍他们把这次剿匪的战利品运到,交由池七收起来。

眼见着他们的腰包越来越鼓,造船的资金是够够的了,可造船的人却迟迟不能到位,这让楚宴很是焦躁。

海战的关键在于船坚炮利,偏偏楚宴手里总共也就三艘战船。

从云城到海门县,再到山县,池七眼看着楚宴布局,知道他是以自己夫妻俩为饵,想跟那些海匪碰一碰。

可也不知道是他们这三艘海船太过精良,还是楚宴的名号过于大了,他们在海上都漂了大半个月了,也没见着海盗的影子。

楚宴明知道有一群海匪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蹦哒,就是抓不到他们,他心中憋着一股邪火,偏又因为船上有池七这个拖油瓶不敢冒然去远海冒险。

池七看楚宴和三个先生议事时纠结的直挠头,都忍不住为他们的发际线发愁。

做为一个大将军,楚宴绝对有很严重的弄死敌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