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下嫁(女尊) > 分卷阅读119

分卷阅读119

酌用词:“甚至可以说,她对他有着某种程度的……宠溺。”

邹恒不禁回忆起慕凡双遇害当日,申晓一见她的死状, 露出了一脸嫌恶之态。

当时只当她觉得慕凡双的死相恶心,而今再想,那表情应该另有深意。

话已说完,蒋图自也不便久留,邹恒起身相送,直至扶了蒋图进了马车,男人稍有严厉的声音才从车厢飘出来:“你也不要一味纵容岳儿,这毕竟是你办公之地,他一个郎君久留此地,成何体统。”

邹恒微微颔首:“清岳是有分寸的,父亲不必担忧。”

蒋图凝看她片刻,最后只是微微叹息一声:“有空常回来坐坐,爹爹做红烧肉给你吃。”

邹恒点头嗯道:“知道了,父亲。”

回了寺正室时,吏员已经调出了古董骗局案的卷宗,黎舒平正在翻阅,见她归来,随口问道:“此案你记得多少?”

司清岳依旧埋头收拾着文书,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室内已规整不少,邹恒随意瞄了一眼,只观桌案上的物品摆放,竟和她在架阁库的桌案摆放习惯,相差无几。

她稍有愣怔,听闻黎舒平的话才缓缓回过神来:“隐约记得有个商贩离奇死在了书房,书房角落里搜到了带有几人标识的信物,官府按照信物寻到几人盘问,发现死者死时,几人均有不在场的证人及证据,实在与商贩的死扯不上一点关系。事后官府查证,发现商贩因涉猎古董经营赔了全部家底,一时接受不了现实才自杀身亡。经查发现,生意亏空似乎与那几人有些关联,所以案卷归档时,题名古董骗局案。”

黎舒平不禁愕然,她这三言两语几乎将案件说了分明,抬眸问她:“这架阁库数万卷的卷宗,你都记得如此清楚?”

邹恒看了她一眼:“大人想什么呢?我又不是神仙,哪能记得那么多,不过是遇到大案、要案、奇案或是我感兴趣的案子,会留心多看几眼。”

黎舒平来了兴致:“那此案属于哪一种?”

邹恒想了想道:“应该算是后者吧。”

问及原因,邹恒大约是觉得那商贩有些可怜,被几个信任之人拉着合伙做生意,本以为遇到的都是挚友,却不想到头来只是一场骗局,他接受不了情谊与家财的双向丢失,只能一死解脱,可在死前又不甘心放任那几个骗子潇洒于世,于是故意留下了几人信物误导官员。

邹恒不知他以死做局,是为了唤醒几人的良知愧疚?还是希望她们能为他的死付出一点代价?

但结果一定不如他意。

官府结案,他死于自杀,仅此而已。

黎舒平闻言深思片刻,放下案卷啜饮了一口茶水,茶水味道实在谈不上好,惹的她表情微蹙,将茶咽了下去,才缓缓启唇:“你太过仁慈,也太过天真。若换做是我,才不会有这么多无谓的感慨。

“其一,商户被骗往往是为了贪图更多的银两,这就和赌徒无异,台家已腰缠万贯,何必还要胡乱折腾?何况涉足的还是他压根就不熟悉的古董生意,生意本就有损有盈,若经受不住失败,就不该随意插手;

“其二,作为商贾,理应有警惕之心,商者皆重利益,真有一本万利的生意,谁不关起门来偷偷的做,生怕他人知晓?他却如此轻信他人,未免太过单纯;

“其三,即便事后被人骗了,更应该吃住教训,立誓东山再起,用商人的手段反将谋害他的人光明正大的打压铲除,这多痛快?他偏选了一种最蠢的已死入局法,结果如何?亲者痛仇者快!那些人不但活的好好地,甚至还用从他身上得到的钱财继续作孽。反倒是他的亲人,因他之死陷入迷局,久不能忘却,最后不惜弄了一场连环杀人案,平白也将自己一辈子都搭了进去。”

她看向邹恒:“依我之言,台英韶当真是世上最蠢的人。”

邹恒侧倚在桌案边儿上陷入沉思。

此案已过了四年,原主心慈,当年看过案卷后深陷其中,一面为台英韶的死感到惋惜,一面又对陷害他的人深恶痛绝,觉得她们没有得到教训,实属不该。甚至脑补如若她是上官,哪怕是弄些虚假的证据,也要让那几人付出代价。

可邹恒自己的想法呢?

邹恒想了良久,竟发现,她与原主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反倒是一遇丑恶势力就跳脚的黎舒平,讲出了不一样的理性论调。

邹恒念此,不禁对黎舒平深深行了一礼:“黎少卿所言甚是有理,下官受教。”

黎舒平郎朗大笑出声:“孺子可教也~”她起身拍了拍邹恒的肩,语重心长道:“换批新茶吧,算我求求你了。”

邹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