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下嫁(女尊) > 分卷阅读133

分卷阅读133

平了呢?”

虞淑懿微笑不语。

景焕视线瞥向众臣:“本宫修养这几个月,听闻这朝上热闹的狠,今日这个臣子干涉那个臣子政务,明日那个臣子又要夺这个臣子的权……而今到好,干脆上升到部与部之间的较量?你们说,有趣不有趣?”

众臣无语。

景焕缓缓推着轮椅至虞淑懿面前,盯着她笑道:“依虞大人之言,大理寺内部吏员不敬上官,宣大人无权罢免自己的吏员;但听起来,你虞大人,竟有罢免宣大人之权。”

虞淑懿微笑的表情骤然凝滞。

景焕微笑又道:“本宫就该再修养数月。届时,没准这朝堂许就是虞大人当家做主了呢!您说是也不是?”

虞淑懿当即跪地,诚惶诚恐道:“微臣不敢!”

殿内一时沉默无言。

良久,景焕方才垂眸道:“虞大人这是作何?本宫知道你是在开玩笑,所以本宫也在和你开玩笑,端看您这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当真了呢?”

虞淑懿愣了几息:“微臣不敢。”

景焕不在理她,转过身面前凤帝,努力挣扎着从轮椅上起身。

凤帝见势,急的欲步下台阶相扶,最后碍于场合,也只是微微起身,复又端坐好。

景焕恭敬地叩首,言辞庄重地启奏:“陛下,儿臣以为,若各部各寺吏员长期未受人事更迭的激励,勤勉之心易为怠惰所侵蚀,致使公务处理流于形式,失却尽职之心。若此风日长,不仅勤勉之士心生怨怼,怠惰之徒亦将益发放纵,此实非朝廷之福。我朝才俊辈出,巾帼不让须眉,皆因未遇良机而难以脱颖而出。

“因此,儿臣斗胆建言,各部各寺宜仿效太学及国子监之制,定期对官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涵盖其上官评价、日常公务态度、业务能力、同僚评价,以及对部寺事务谙熟程度。对于考核不力者,宜予以罢黜或降职。此外,亦应扩大加科考试录取人数,以激发部寺活力,促进其良性循环,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

朝中静默几息,人群跪叩的邹恒忽而朗声道:“陛下,殿下所言实乃激励群臣、选拔贤才大计,亦是振兴朝政、稳固国本要务。臣恳请陛下采纳殿下建议,以明君之智,推行新政,使我朝焕发新颜,永葆昌盛。”

黎舒平恍然,亦朗声附和:“陛下,殿下所言乃振作朝纲、激励士气的良策,臣亦恳请陛下采纳殿下建议。”

司百川见势,急忙叩首:“臣附议!”

“臣等附议!”

“……”

凤帝见势,连声说道:“好好好,就依太女之言,众卿速速起身吧。快扶太女起身!”

第52章 第 52 章 晋江文学城

自太女殿下奏章获得御准, 各官署中吏员的务实风气日益浓厚,不过, 昔日怠惰成性的吏员依旧难逃考核后的罢黜或降职的命运。

同样地,昔日地位卑微的吏员,因勤勉而晋升的情况亦屡见不鲜。

一时间,昔日的上官沦为下属,而昔日的小吏竟跃升为上级,个中滋味,恐只有当事人自己明晰。

七月底, 书判拔萃科、博学宏词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平判科及明经科,将同时开设考场;

往年前两科仅录取三人,但由于今年各官署吏员空缺严重, 每科录取名额放宽至十人;后三科,录取名额同样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一时间, 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士子涌向京城,热闹景象, 堪比科举考试的盛况。

七月初, 京城迎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可即便酷暑难耐,也比不上学子们拼搏进取的热情。

京城内外, 士子们摩肩接踵,茶馆酒肆、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她们的身影。

一时间,各个客栈人满为患。

平日里本就热闹的正街, 现如今可谓人头攒动,司清岳不得已弃了马车,好不容易赶至大理寺时,食盒里的冰酥酪早已变成了温酥酪。

邹恒见他一脸气闷的模样, 忍不住去摸着他的头。

两人比肩坐在寺外的台阶上,高耸的寺墙投下一片阴凉,驱散了路途上的沉闷。司清岳侧身躲开了她的轻抚,蹙眉道:“姐姐不要摸我的头。”

“哦。” 邹恒怏怏地收回了悬在半空的手,安慰的话语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道:“天热,莫要每日奔波了。”

司清岳没来由生了一股子闷气,自六月中旬起大理寺开始考核至今,邹恒整日忙的见不到人,已经半个多月没回家了。念此,司清岳一把夺下她手里的食碗扔进了食盒,起身提着走了。

他的步伐迅疾,待邹恒回过神来欲追时,司清岳早已没入了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