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她安插在各府衙的所有眼线。
钟如冬气得七窍生烟,但她不能倒下,眼线被清除,她完全可以培养新的一批人顶上。
但没想到加试刚结束,吏部就爆出了徇私舞弊的丑闻,面对凤帝的怒火,她只能断臂求生,迫使三人自尽以平息事态……
然而,事情依旧朝着恶劣的方向发展,翰墨殿外跪了七日,今日幸得宽恕,她还以为事情迎来了转机,却不想,才一回府,发现家被抄了。
钟如冬目光有些呆滞,连日来的跪罚,使她疲态倍显,官帽之下的发丝青白一片,更添凄凉。
三司使的质问与一道霹雳雷声齐齐落下,惊雷响彻,大地仿佛都为之一颤。
“多年苦心经营,一朝倾覆。”
钟如冬一口老血涌出,精神看起来有些疯癫,她高举双手过头,仰头看天,任由雨水拍打着她的脸。
“苍天呐,你为何对我如此不公?不公啊!”
这一刻,她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多年来,无数日与夜,她用尽了所有智慧和心血,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却不想,一夕之间,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那些她精心培养的人脉、费尽心思积累的财富、还有她日夜操劳维护的名声,全都在一瞬间崩塌,仿佛从未存在过。
“司百川一介武妇,明明胸无点墨,却可以轻而易举获得陛下盛宠;虞淑懿顶着中书令之职也不过混混度日、毫无见地;而你——”她愤然指向毋雅山:“又带给这朝堂何种功劳?”
她仰天长吼,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明明成功近在眼前,可却反手将她推入深渊。
“整个中枢,只有我钟如冬为了这个朝廷呕心沥血。上至重要朝臣、下至末流官吏,几乎有四成的人依赖我提供的银钱维持生计。我以一己之力,替陛下养育了四成的官僚、替她主持每日朝会、替她清除奸邪、还替她选拔忠臣良将……
我是这个朝代的功臣,绝无仅有的忠臣。我的功绩,是你们这群只知空谈、不知实干的废物无法比拟的。你们算什么东西?有何资格来审判我?来评判我的功过是非?废物!你们都是废物!”
她忽而狂笑:“整个朝堂,就只有我一个人才,只有我才配坐在那张九凤宝座上,这些年,指点江山的是我,挥墨方遒的也是我,你们不过都是我的玩物罢了,只要我看尔等不顺眼,御史第二日就会弹劾你们,全部弹劾,全部贬黜,留下的都是我的人!哈哈哈哈哈……”
众人一时目瞪口呆,宣蓝更是惊愕低语:“疯了,她这是疯了。”
“叔母……”
在安顺眼中,钟如冬运筹帷幄、高山远瞩,她以一己之力,将整个朝堂玩弄于股掌之间;无论遇到什么困境,她都能轻易化解,她的耳目遍布朝野,几乎京城各个府衙都有忠于她吏员。
在安顺眼中,叔母钟如冬虽非凤帝,却早已超越了凤帝,她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掌舵者,是那个在幕后操纵一切的无形之手。
可为什么?有官船剿灭碧波深处,他未曾提前接到线报?
不过没关系,叔母只是一时失利罢了。
只要叔母还在,一个碧波深处倒下了,新的碧波深处必将再次在京城中崛起。
可为何叔母毫无预兆的倾覆了。一夕之间,过往荣耀,全部化作虚无。
黎舒平抬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安郎君,别再侥幸了,你的叔母已然失势。你若能坦白交代,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个面子吗?别到了最后,连尊严都保不住,被人扒光了衣服行刑,那样的死法,岂不是太不堪了?”
第64章 第 64 章 晋江文学城
钟如冬的陨落来得毫无征兆, 就像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夕之间轰然倒下。
连绵的雨势持续了数个时辰, 直至酉时,夕阳的余晖才终于穿透了层层叠叠的乌云,将金色的光辉洒向大地。
此刻,翰墨殿内凤书案上已经堆满了高高的奏折,随意翻阅,皆是对钟如冬的弹劾与举报。翰墨殿外,仍有奏本不断被送入, 宫女们忙碌地穿梭其间,一个下午,累弯了腰。
凤帝对这些奏折提不起兴趣, 随手将一枚棋子落在棋盘上,淡淡说道:“墙倒众人推, 此等场面,实在乏味。”
景焕眉头紧锁, 深思熟虑后, 才在棋盘上落下一子:“多数还是急于与她撇清关系的。”
凤帝轻蔑地冷哼一声, 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不忠之人,犹如无根之木, 无用之极。可惜无子不成局,姑且留之,待时机成熟, 再逐一清算。”
自梦华楼事件尘埃落定之后,景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