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权力之争
公元前351年(孝公十一年),春意盎然,杏花纷飞。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wdscw.net商鞅升任大良造已近一年,秦国变法进入深水区,改革触及更多既得利益者。咸阳城内表面祥和,暗流涌动。
晨曦中,商鞅府邸前已排起长队。各郡县官员、民间贤达、求职者纷至沓来,都想觐见这位权倾朝野的改革者。管家李元在门庭间来回穿梭,安排宾客次序。
";诸位请稍安勿躁,大人已起,正在梳洗,片刻便来。";李元朗声安抚众人。
远处,一群衣着华丽的人马缓缓而来。为首的是昔日公孙贾党羽,现为上卿的周绍。虽然公孙贾伏诛,但周家凭借深厚根基,保住了地位。周绍面容傲慢,眼中闪烁着掩饰不住的嫉恨。
";呵,商鞅府上,倒是门庭若市啊!";周绍冷笑着停在人群外,故意提高嗓门。
李元闻声赶来,强挤笑容:";周大人,您来得正好,大人马上就要接见各位,请随我进去。";
周绍傲然昂首:";我来不是为见商鞅,而是奉陛下之命,送一封诏书。";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侧目。
李元脸色微变:";原来如此,大人正在书房,请周大人随我来。";
正欲引路,府门打开,商鞅迈步而出,身着简朴官服,气度不凡。众人行礼,商鞅一一回礼,目光落在周绍身上。
";周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商鞅平静地说,不卑不亢。
周绍冷哼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陛下诏书,请大良造过目。";
商鞅接过竹简,展开细读,眉头渐渐皱起。片刻后,他抬头看向周绍,平静得如同无风的湖面。
";有劳周大人亲自送来,请回复陛下,我定当遵旨。";商鞅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周绍眯起眼睛,似乎对商鞅的反应颇为失望:";哼,希望大良造真能做到。陛下召开大朝会,讨论变法近况,要求所有朝臣参加,包括...那些被贬的旧臣。";
商鞅目光如炬:";这原本就是变法的一部分。公平、公正、公开,无论新旧,只要有才,都该为国效力。";
周绍讥讽道:";是吗?怎么我看这变法十年,却只见新人上位,旧臣靠边?";
";周大人误会了。";商鞅不卑不亢,";变法之旨,不在新旧,而在才能。能者上,庸者下,这是天经地义。";
周绍冷笑:";好一个能者上,庸者下。那周家世代为秦国效力,难道就全是庸者?";
商鞅凝视周绍:";周大人,你我都知道,变法不是针对谁,而是为了强国富民。周家子弟若有才干,照样可以为国效力。";
";冠冕堂皇!";周绍突然拔高声音,";你一介外来人,凭什么评判秦国世家?没有我们世代守护,哪有今日秦国?";
周围众人屏息聆听,场面一时剑拔弩张。
商鞅不急不怒,缓缓道:";正因世家守护有功,秦国才需变法图强,不负先祖心血。若固步自封,祖宗基业岂不毁于子孙之手?";
这一番话说得周绍哑口无言,满脸涨红。
";哼!大朝会上见真章吧!";周绍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商鞅目送周绍远去,随后转向等候的众人,微笑道:";诸位久等了,请随我进府详谈。";
众人跟随商鞅进入府邸。李元悄声问道:";大人,陛下诏书所为何事?";
商鞅神色如常:";三日后大朝会,讨论变法进程。周绍他们应是想借机发难。";
李元忧心忡忡:";那大人...";
";无妨。";商鞅坚定地说,";变法利国利民,何惧流言?去准备一下,我要与太子商议对策。";
半个时辰后,太子赢驷匆匆赶到商鞅府邸。两人在书房密谈。
";商君,我已听闻周绍来访一事。";赢驷面露忧色,";他们明显是有备而来,此次大朝会恐怕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