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秦朝历险记 > 第192章 权衡之道

第192章 权衡之道

赢驷坦言:";父王对她们很是喜爱,尤其是那位楚国嬿筠,才艺出众,谈吐不凡,颇得父王赞赏。";

魏舒若有所思:";楚国向来与我秦国交好,送嬿筠入宫,想必有所图谋。你日后多加注意,若有异动,及时应对。";

赢驷郑重地说:";母妃放心,我会密切关注。不过,父王英明睿智,不会被美色所惑,影响国策。";

魏舒微笑道:";你说得对。你父王心中自有分寸。好了,天色已晚,你回去休息吧。明日还要处理军功重审一事,定要精神饱满。";

赢驷起身告辞:";母妃也早些休息。儿子告退。";

***

数日后,军功重审告一段落。正如魏舒所建议的,那些确实有功但被低估的将士得到了公开表彰和提拔,而那些不当获利者则在私下进行了调整,整个过程既纠正了不公,又维持了军中稳定。

这一天,商鞅府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楚国使者。

";商大人,久仰大名。";楚使彬彬有礼地行礼道,";寡君对大人变法之举甚为赞赏,特命在下前来拜访,并带来一份薄礼,聊表敬意。";

商鞅谨慎地接见了楚使,但对其所赠重礼婉言谢绝:";使者盛情,商某心领。但臣为秦国效力,不敢私受外国厚礼。请使者带回,转告楚王,秦楚友好,无需礼物。";

楚使见礼物被拒,又道:";商大人廉洁自好,令人敬佩。那么,寡君另有一请,希望大人能够访问楚国,为楚国变法提供指导。寡君愿奉上丰厚报酬和高位厚禄。";

商鞅闻言,脸色微变:";使者此言差矣。商某已是秦国重臣,岂能背弃秦国,为他国效力?请使者回转,告诉楚王,商某感谢厚爱,但无法应允。";

楚使见商鞅态度坚决,不再勉强,起身告辞。但临行前,他意味深长地说:";商大人忠心可嘉。不过,变法得罪权贵,树敌众多。大人在秦国处境,恐怕并非长久之计。若有一日需要栖身之所,楚国大门随时为大人敞开。";

商鞅正色道:";多谢使者好意。但商某相信,只要道路正确,再大的阻力也能克服。秦国变法,乃是顺应历史潮流,必将成功。";

楚使离开后,杜阳忧心忡忡地说:";大人,楚使此来,恐怕别有用心。";

商鞅点头:";楚国此举,既是试探我的忠诚,也是为了打探变法内情。若我接受邀请,则可能被秦国视为通敌;若拒绝,则说明我对秦国忠心耿耿。无论如何,他们都能从中获取情报。";

杜阳又道:";大人拒绝得如此坚决,楚国恐怕会失望。";

商鞅冷静分析:";楚国此举,表面上是邀请我,实则是想挑拨我与秦王的关系。他们知道变法得罪了旧族,希望借此机会离间我与秦王,动摇变法根基。";

杜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此事该如何应对?";

商鞅决定道:";立即去见太子,将此事如实相告。同时,也要通报嬴渠梁,以防楚使从其他渠道散布谣言。";

不久后,太子赢驷抵达商鞅府邸。听闻楚使之事后,他深感忧虑:";商君,此事蹊跷。楚国为何突然对我秦变法感兴趣?他们可有打探什么具体内容?";

商鞅回忆道:";楚使主要询问了三方面:一是军功爵制的具体实施;二是县制改革的详细安排;三是土地私有化的推进情况。";

赢驷若有所思:";这三项恰是我秦国变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领先六国的关键所在。看来,他们是想模仿我们的成功经验。";

商鞅分析道:";模仿容易,但真正实施却很难。变法不仅是制度问题,更是人心问题。没有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方法,即便抄袭了我们的制度,也难以取得成功。";

赢驷点头赞同:";商君所言极是。我已命人密切关注楚国动向,若他们有变法举措,及时汇报。同时,也要提防他们派遣间谍,窃取我国变法机密。";

商鞅建议道:";可以加强边境检查,严防楚国密探入境。同时,也要在军中和官场中排查可疑人员,杜绝泄密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