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秦朝历险记 > 第199章 一起成长

第199章 一起成长

统,重在务实,培养治国之才。王子年幼,识未广,若贸然接触楚国文化,恐有不妥。";

嬿筠脸色微变,但依然坚持己见:";夫人和妹妹多虑了。文化交流向来有益无害。王子若能兼通秦楚两地文化,将来治国也能更加包容开明,这对秦国未来的发展不是更有利吗?";

魏舒严肃地说:";宫中教育有规有矩,岂能随意更改?况且楚辞多为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作,言辞激烈,思想复杂,恐非王子这个年纪该接触的。";

梓萱也趁机补充:";是啊,宫规森严,教子之事非同小可。楚辞中多有怨愤之词,若王子年幼习之,恐怕影响性情。还是按照秦国传统教育为好。";

嬴渠梁听了两人的话,开始有些犹豫。他看了看嬿筠,又看了看魏舒和梓萱,最终缓缓道:";爱妃的建议很有见地,但王后和梓萱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宫中教育确实有其传统和规矩,不宜贸然更改。";

嬿筠知道自己的提议被婉拒了,心中失落,但表面上仍保持着得体的微笑:";陛下和夫人考虑周全。臣妾只是一时心急,想为王子的学业尽一份力。若有冒昧之处,请陛下和夫人见谅。";

嬴渠梁和蔼地说:";爱妃无需自责。你的心意朕领了。疾儿的教育自有安排,爱妃若有好的建议,尽可提出,朕会认真考虑。";

魏舒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却故作大度地说:";嬿筠妹妹一片赤诚,实在令人感动。王子教育确实重要,我们都是为了王子好。只是规矩不可废,传统不可丢,妹妹明白吗?";

嬿筠低头应是:";臣妾明白。夫人教诲极是。";

梓萱在一旁假意劝慰:";姐姐不必介怀。王子的教育本就是王后的职责,我们做妃嫔的,力所能及地辅助便是,不可越俎代庖。";

这话表面上是劝解,实则是在强调嬿筠的越位之举。嬿筠心知肚明,却只能强忍怒气,微笑应对。

嬴渠梁见气氛有些尴尬,便转移话题,让樗里疾继续背诵《商君书》。魏舒则一直保持着温和而权威的姿态,细心指导。嬿筠虽坐在一旁,却再无插手的机会,只能默默观望。

学业结束后,嬿筠起身告退。走出学堂,她的面容立刻沉了下来。青萝连忙迎上前:";公主,怎么了?";

嬿筠低声道:";魏舒和梓萱联手阻止我教导樗里疾,借口宫规和传统,实则是防备我影响王子。";

青萝愤然道:";她们太过分了!王子又不是她们的孩子,凭什么她们说了算?";

嬿筠冷静地分析:";这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权力之争。樗里疾虽非太子,但毕竟是嬴渠梁的亲生骨肉。如今赢驷虽是太子,但朝中反对声浪不断。若樗里疾能得到良好教育,未来或有机会与赢驷一争储位。魏舒自然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青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公主打算如何应对?";

嬿筠沉吟片刻:";暂时先退一步。正面交锋已无胜算,不如另辟蹊径。";

回到寝宫,嬿筠坐在书案前,陷入沉思。片刻后,她唤来宫女:";去请樗里疾的贴身侍童元安来一趟。";

不久,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悄悄来到嬿筠的寝宫。他神情机警,举止恭敬:";奴才元安,参见娘娘。";

嬿筠和蔼地说:";元安,你跟随王子多久了?";

元安回答:";回娘娘,奴才已伺候王子三年有余。";

嬿筠满意地点头:";很好。我观王子聪明伶俐,但学业上似乎有些吃力,是吗?";

元安犹豫片刻,低声道:";王子的确聪慧,只是对那些枯燥的法家典籍提不起兴趣,常常心不在焉。";

嬿筠微微一笑:";这很正常。王子年纪尚小,对那些深奥的道理自然难以理解。我这里有些楚地的童谣和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又饶有趣味,或许能激发王子的学习兴趣。";

她从书架上取出一卷精美的竹简,交给元安:";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比死记硬背那些教条要有效得多。你可以在王子休息时念给他听,但不要声张,就说是你自己从民间听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