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
没想到,他会在遥远的一千八百年前,同这么多人说了两年的“新年快乐”。现世中他与舍友时常忙碌得无法相聚,新年团圆时,也就只有他一人。
而今,江东,真是个好地方。
周瑜和孙策落座,在解终朝的影响下,众人纷纷举杯齐齐道:“新年快乐!”
这场宴席,众人无拘无束,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炽烈的红不断交错于其间,酒液入杯,圈圈涟漪中映出屋中灯火与笑语,又醉了人心。这是独属于江东儿郎们的红,或许百年之后所有人都归于尘土,心中寄托破碎成空,但史书页也依旧会将其记载,不断流传。
宴席过半,周瑜喝了两杯就已有了醉意,恍惚间只听得似乎有人在叫他。
一段弦音突然划过耳畔,周瑜蓦然清醒了不少,循声望去,只见远处那把有了焦痕的琴正在侍女手中不断被拨弄。
孙策一见周瑜的注意力又被那琴音吸引了过去,叹气道:“又是琴音有错?是程公喜欢在席中听琴助兴,我这才命人来奏,那焦尾琴是小桥带来的,哪知这琴这么好,琴音竟也频频出错。”
“已是不错。”可惜,周瑜对乐声实在是到了十分敏锐的地步,稍有一点瑕疵就会影响到整段乐曲。周瑜站起身来,从身后绕了过去。
抚琴的侍女新来不久,早前她就听说周瑜对乐曲声十分在意,稍有一点错音就会被他听出来,她本还不信,借着学了几年的琴的契机来了吴侯府,但没想到一接手便是那传闻中遗失许久的焦尾琴。
那琴弦在手上只觉极难拨出音来,她便突然想到会因曲误而顾曲的周瑜,所有的从容霎时被打乱,生怕自己弹错了音,也因此她更觉这琴难以拨动,只能硬着头皮弹下去。
所幸有人接过了它。
年轻的侍女呆楞地看着缓步走至她身侧的红衣青年,那红衣流火,随着他的步伐起落衣摆幅度,搅动着屋中酒气,让人不自觉烧红了脸。
她只能慌忙让开,低垂着头看着那双修长的手抚上了琴弦。
“第三段,宫音微高。”他说。
那声音像玉石击水,她听得说不出话,只能不断点头。
然后,乐起。
那琴音不再柔和,隐隐带着杀伐之意,从琴身四散开来,奔向众人。握着的酒杯仿佛成了刀剑,就要随着琴音从这江东之地掠过天下,席卷所有。
“不愧是周郎,琴技越发精湛了。”
“听得我现在就想去与敌人对打一番。”
小桥就坐在另一侧,她撑着下巴,看着周瑜十指拨弦,眼中逐渐起了欣羡之意,又静静地听完了周瑜这一曲。原来一个人弹琴奏曲,也能这般吸引人的目光。
小桥问道:“周郎觉得这把琴如何?”
“琴身独特,七弦均匀,无三实四虚之病,琴音清亮,不燥不散,极好。”周瑜道。
“果然,琴有知音,才不会令琴蒙尘。”小桥笑道,“周郎极其适合这把焦尾琴。”
说完这话,小桥便回头与大桥说笑去了。宴席还在继续,周瑜见孙策一直看着他,一副没了周瑜就没了兴致的模样。周瑜失笑,回过头叫回侍女,“继续吧。”
“啊……我我不行……”侍女连连摆手,听过周瑜的琴后,只觉自己平日弹的都是些什么不入流的曲子,回去后定要与好友说说,她在吴侯府得了周郎一顾,定然会让好友羡慕不已。
“弹得很好,不用担心。”周瑜温声细语的夸奖,让她更是心神动摇。
鬼使神差的,她开口说:“……好。”
等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时,她已经再次抚上了琴弦。匆忙擡头一看,只见周瑜步履有些匆匆地走了回去,那吴侯一见周瑜,顿时展颜,顺势搂住了他。
“公瑾喜欢那把焦尾琴?”孙策问。
“既是好琴,为何不喜?”周瑜反问。
“这么说,公瑾就是不喜欢我送的那把栖凤琴了?”孙策酸溜溜道。
这是什么道理?
“伯符这是在与一把琴争风吃醋?”
孙策浅哼了一声,“我不仅要吃醋,我还要吃瑜。”
周瑜好笑着“哦”了一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肥美的鱼肉放到孙策的碗里,“吃吧。”
孙策见着碗中的鱼,不由咬牙道:“公瑾怎么故意曲解义兄的意思?”
“是吗?义兄不是说着要吃鱼,这鱼就在碗中,为何还不动筷吃它?”仗着厅内人多,两人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