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撑着下巴,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最终只能想出个吴字。
陆逊在一旁批着奏折,抽空擡了个头看向纠结不已的孙权,无奈地笑了笑,“不会,至尊不用纠结,吴国,是很好的名字。赤乌,也像赤壁的火中腾飞而起的火凤,都很不错。”
“我也觉得,反正我都这么兢兢业业给我阿兄治理国家了,他不满意也没有办法。”孙权双手终于从下巴上挪了下来,两掌一拍桌案,在陆逊的劝说下,定了。
“至尊,潼关的马超,有些蠢蠢欲动了。”见孙权不再纠结,陆逊合上书页,忽然道。
“看看谁有空,派去收拾了吧。”孙权有些厌烦,“怎么这些小事情这么多,原本这马超安分一点,我都不会去动他。”
“至尊要逐渐习惯,今虽天下一统,但国土面积太广,总是会有人怀有二心不愿安分守己。”
“知道了。”孙权撇撇嘴,反正他就在这个位置上坐两年,等他兄长孙策回来了,他就可以逍遥自在去了。“伯言,你说他们去了哪里呢?公瑾他,还能回来吗?”
那时他正在处理军务,来不及见周瑜和孙策最后一面,只能从参与赤壁之战的诸将口中得知到,虽然他们打败了曹操,可是周瑜却中了致命一箭。
谁愿意相信?反正他不会信。
可是孙策却留下一封简短的信,带着周瑜走了。
给他留下一个即将一统的天下,他就只需要带人去打打就行,他这两位兄长,还怪好的嘞。
算了,越想越是想哭。
还好有陆逊,还好有吕蒙,有鲁肃,有甘宁,有太史慈,有凌统,有程普……
“他们去了哪里,我们没有人能知道,不过他们一定会回来的,而且一定是活着回来。”陆逊安慰道。
“嗯,希望如此。”
第二年。
各地叛贼截杀干净,战乱终休,天下正式归于一统。
孙权定国号为吴,年号赤乌。
百姓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受战争的侵扰。
但有一个麻烦事儿,就是孙策和周瑜离开的时候,被吴郡的百姓看见了。
此事一直在百姓当中口耳相传,传得神乎怪哉,吴国异闻榜榜首:孙策和周瑜到底去了哪里?
“你别不信,当时我是第一个看见的,那天上开了个窟窿,光哗啦照下来,再一眨眼,就都不见了,可神奇了。”
“依我看啊,这孙郎和周郎都是上面派来完成一统江山的使命的,另外那两个人啊,估计就是来接他们回去的。”
“诶诶诶那你说说周郎中箭是怎么回事?”
“那话本里写这么多,你自己不会看?肉身死了,魂魄飞升了呗!”
“原来如此,这得记上这得记上。”
“哎这现在的和平,真是多亏了孙郎和周郎啊,我娘终于不用每日为粮食发愁了。”
“是啊是啊,鲁肃大都督还经常给大家发粮呢,我家现在的米,都够吃好几年了。”
“我们那甘宁将军也不错,日日在江上抢水救人,还在涨水期载我们整村的人过江,我还听说那艘楼船是前都督周瑜的船,那船舱里还挂着周郎的字画琴谱,我还见过呢。”
“还有太史慈将军,箭术更厉害了,我们村有野兽作祟,他哗哗两下就给解决了。”
“我们庐江太守吕蒙也厉害,之前白衣渡江截杀刘备,威名远扬了,而且他放了好多书在庐江城里,不管是谁去庐江啊,都能无偿看书。虽然我大字不识几个吧,但我儿子就喜欢待在庐江,一待就是几个月,可舍不得走了。”
“切,我们凌统将军也不赖啊,轻财重义,什么都会,现在我们村里的那些孩童个个都能举枪。”
“别吵别吵,都厉害都厉害,那程老将军他们征战沙场多年也十分让人敬佩,不过听说他们已经卸甲游山水去了。现在至尊身边的红人,陆丞相,也很强啊,火烧曹军八百里,乍一看我还以为周郎回来了。”
“诶,说了这么多,我再悄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那曾经在吴侯府当过侍女的妹妹说啊,其实孙郎和周郎一直未娶妻的原因……是因为……”
建邺城街市上人来人往,热闹喧嚣,茶楼酒肆里,总有人围坐一起,静静听着曾经那些,堪比传说的故事。
“是因为什么?快说快说!”见坐中人故意卖关子,周围人都止不住的好奇,纷纷催促。
那人正要开口,人堆外却突然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