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去。到时候,他自然会对你另眼相看,会重视你的价值,给你应有的待遇。而且,你做得巧妙点,不会有人发现的。”
林芳闻言,吓得脸色煞白,惊恐地说:“这怎么可以?这是不道德的,严重违背职业道德,而且一旦被发现,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我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孙磊却不以为然,继续煽动道:“你想想看,他之前是怎么对你的?你就这么甘心一直被他忽视、被他踩在脚下?而且,你只要稍微调整几个关键数据,不会有太大问题的。等他发现问题的时候,你再出来解决,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
林芳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理智如同一盏微弱的灯,告诉她这样做是错的,违背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可能会毁掉整个项目,让无数人的心血付诸东流;但内心深处对李大山的那一丝不满,在孙磊的不断挑唆下,如野草般疯狂生长。她想起过往的种种委屈,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未被认可,心中的怨恨逐渐蒙蔽了理智的双眼。最终,在孙磊的再三劝说和蛊惑下,她的理智防线轰然崩塌,怨恨彻底淹没了良知。
“好吧,我听你的。”林芳咬着牙,艰难地吐出这句话,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此时的她,仿佛站在悬崖边缘,迈出了走向深渊的第一步。
从那以后,林芳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开始在材料数据上动手脚。她凭借对工作的熟悉,精心挑选了一些对项目结构支撑和关键部位起着不可或缺作用的材料数据进行篡改。每一次修改数据,她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但嫉妒和怨恨如同恶魔的低语,不断驱使着她继续前行,让她无法回头。
在施工现场,工人们浑然不知数据已被篡改,依旧按照林芳提供的错误数据进行材料采购和施工。起初,一切看似风平浪静,没有丝毫异样。塔吊照常吊运材料,工人们照常砌墙、浇筑混凝土,项目按部就班地推进着。但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问题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怪物,逐渐露出狰狞的面目。
在一次对主体结构的重要检测中,工程师们发现了严重的异常。原本应该紧密契合的结构部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缝隙,一些关键的连接点承受的压力远远超出了设计范围,整个建筑结构仿佛摇摇欲坠。检测数据显示,多个关键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严重不足,已经威胁到了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工程师们大惊失色,感到十分困惑。他们立即对设计图纸和计算过程进行了全面复查,每个人都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排查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从最初的设计理念,到每一个计算步骤,再到图纸的标注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核算。然而,经过数轮仔细核查,并没有发现任何设计错误。于是,他们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材料。
负责材料采购的人员赶忙拿出林芳提供的数据资料,与实际的材料进行仔细对比。这一对比,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黑暗,让问题无所遁形——材料数据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实际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与林芳提供的数据相差甚远,一些关键数据的偏差甚至达到了危险的程度。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项目团队中炸开。大家震惊、愤怒、疑惑,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有人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有人愤怒地拍着桌子,有人则陷入了沉思。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李大山那里。李大山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五雷轰顶,心中一沉。他深知,这意味着项目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不仅可能导致工期延误,给投资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整个建筑的质量与安全,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李大山紧急召集项目团队成员开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灯光昏暗,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影。大家的表情都十分凝重,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情况了,材料数据出现了严重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项目的进度和安全。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原因并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李大山表情严肃,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希望能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解决问题的线索。
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站起身来,神情凝重地说:“李总,我们初步判断是材料数据本身存在问题。这些数据与我们实际检测到的材料性能差异过大,我们之前按照这些数据进行施工,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非常严重,可能需要对已经施工的部分进行返工。”
李大山眉头紧皱,目光如炬,问道:“那这些数据是谁提供的?”
负责材料数据管理的主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