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连枝,可就得辛苦你了哦。”
连枝......送给苏秦的靴子,魏冉冉挑选的颜色,其他都是她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眼下她只能硬着头皮听命。
——————
十一月二十六
苏秦担任桐县知县的第二天,辰时他带着县丞等人到城隍庙拜神,代表他上敬天下敬地,是陛下派来为百姓主持正义,同时也能让围观的百姓们认识他,望着衣衫破烂丶面黄肌瘦的大人和孩童,苏秦内心五味杂陈,心中顿时有了鞭策。
巳时四刻,苏秦又带着县丞等人检查城池,城池关系重大,不得马虎。青色的砖头竖立在城墙上,巡视一圈苏秦发现,城池坚固性能还可,一般的盗贼怕是硬闯不进来。守卫的士兵与上报的名单基本符合,偶尔有一两个不相符,回头得让人查一查。
午时用完午膳,苏秦在县衙休憩片刻。
未时他带着县丞等人盘查账目,这是对上一任知县留下的银库丶粮库丶料库的一次大盘点,特别要确保账目与实物一致,他可以接受烂摊子,但是不能不明不白的接受,对他不公平也不厚道。
县丞丶主簿被苏秦吩咐做他们的事了,苏秦指名道姓的让典史王福来留下来陪他到各库房中覆核实物与项目。
之所以让典史王福来留下,其一县丞丶主簿年纪快四十岁,在官场上的资历比他老,王福来才二十四岁,与年轻人共事舒坦些;其二王福来负责治安巡查,他的工作相对来说没有县丞丶主簿来的重要。
整整三个时辰,苏秦带着王福来一直在各个库房核查,不放过没一本账目。
戌时两刻,苏秦才带着王福来等人离开库房,临走前苏秦吩咐:“王大人,请你明日派人将账本上圈出来的账目与实物再仔细核对下,有问题立刻汇报。”
“是,苏大人。”王福来恭敬地应道。
此刻在县丞周安茂的书房内,气氛低沈,禀告后的小厮眼见周安茂挥手迅速退下。
主簿林东主动开口:“周大人,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瑞阳侯这般沈得住性子,当真在各个库房查账目。”
闻言,周安茂从弊端发出沈重一哼:“毛还没长齐的小子凭什么做知县?”
“周大人,你说的极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应该是你接任知县才是。只是接下来我们要不要配合他?”林东颇为讨好的询问。
轻笑了一声,周安茂沈声道:“实权在你我手中,他刚来的能懂什么?行了,时辰不早了,先回去吧!”
县丞和主簿管财政丶司法,且典史王福来必定不会被苏秦牵着鼻子走,他们三人足以对抗苏秦,有何畏惧?
周安茂就瞧不起林东这畏头畏尾的样子,比他年长无用至极,只能讨好与他。
——————
十一月二十七
辰时四刻,苏秦先带刘大丶李二去吏房提取资料,县衙中六房丶书吏丶书吏都有固定人数且记录在案。县丞丶主簿丶典史等各司其职,苏秦对实际在岗的人员进行清点,得一个一个盘问,同时翻找记录是否有他们的名字,以防出现吃空饷的情况。
很快苏秦正在盘问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书吏:“你到底叫什么?”目光闪烁,直觉告诉他肯定有问题。
书吏吓得脸色一白,赶紧挠挠头:“知县大人,小的叫......”
谁知苏秦竟打断他:“闭嘴!你来说他叫什么?”指着他身旁的另外一个年轻的书吏。
年轻的书吏吞咽了口水,没出声。
见状,苏秦沈声:“怎么本官还问不得了?”
年轻的书吏吓得跪下来:“回知县大人,他唤李德峰。”
此刻四十岁左右的书吏大声喊道:“知县大人,他胡说,小人唤胡明华。”
一会李德峰,一会胡明华,到底是谁?
随着苏秦怀疑的目光看过去,年轻的书吏急忙解释:“知县大人,小人方才记错了,他唤胡明华,还请大人恕罪。”
“擡起头来看着本官!”苏秦一脸严肃的下令。
两个书吏不约而同擡起头看向苏秦。
接下来快速的翻阅书吏的名录,苏秦找寻三遍都未曾发现李德峰的名字,却发现了胡明华的名字。
“你说你唤胡明华,那本官问你,家住何处?父母妻儿现下在何处?等会将他们请来让本官瞧上一瞧。”苏秦沈下脸。
随后吩咐刘大和衙役:“你立刻去户籍处查看下是否有唤胡明华的人,若有将他的住处查出来,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