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来进行操作啊。”
丁达明勃然大怒,“你想都不要想!门儿都没有!”
“诶你别生气嘛,你就不问问这是谁的片子?”
“谁的?谢铁骊还是谢添的?或者是你那宝贝疙瘩一般的四大帅的?”
“高远的本子,好为同志和文化同志执导的片子。”
“高远,就是你拉拢过去的那个北大才子?写《瞧这一家子》的小伙子?”
汪阳笑道:“没错儿,就是他。”
丁达明不得不慎重起来,小伙子一部《瞧这一家子》卖了400多拷贝,创下了动乱结束后国产影片卖拷贝的最高纪录。
虽说眼下统计拷贝销售数量多少,通常以35mm卖了多少为标准,因为在电影院放映的拷贝尺寸都是35mm的。
16mm的面向小型影院的放映厅,8.75mm的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不会被统计在列。
但《瞧这一家子》35mm的拷贝,也卖了将近100套啊。
销售量相当喜人了。
也说明了小高同志创作的故事如春雨般滋润着亿万观众的心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
谁又敢保证,他下一部作品就不能打破自己创造的记录呢?
丁达明叹声气,道:“这样吧老汪,我也不跟你玩儿虚的,片子我先看,质量确实好,适当追加一块收购价格没问题,但108万你就别想了。
我也不求你理解我的难处,但你也别让我犯错误,这样总成了吧?”
汪阳听他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也知道自己提出来的这事儿挺让他为难。
因为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正式实施后拍摄制作的影片,才能享受新政策。
不论是《李志远》还是《太极》,都是在新政出台前就拿到收购款的。
汪阳说道:“《太极》就算了,这部影片文化部的领导同志给特批了三十万,我不让你难做。《李志远》这片子你能帮忙就帮一把吧。
你放心,小高远这个故事绝对会让你满意的。”
“成,你让人把拷贝送过来吧。”
丁达明说完,挂断了电话,心里却也琢磨起来,这位小高同志,我要不要跟他见个面认识一下啊。
虽说我们是发行公司,但对于像小高同志这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剧作者,我们也是需要拉拢的。
他多出好作品,我也能多卖些拷贝嘛。
正在被丁达明琢磨着的高远此时闲极无聊,靠在北影厂的厂标上看不远处的两伙儿年轻人互飙歌舞。
他不禁发出一阵感慨,道:“这个年代里这帮年轻人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顾及老年人的感受。
几十年后那帮老年人穿着红裤衩,拎着大音响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顾及年轻人的感受。
思来想去……
其实这帮人就是那帮人。”
嗯,真他妈有道理啊。
他为自己搞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感到自豪,转身回了招待所宿舍。
距离文代会开幕还有三天时间。
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向京城汇聚。
高远对盛会不感兴趣,但架不住厂里这些干部职工们人人关注,天天讨论。
他不想听都不行,纯被动接收着来自大会的种种讯息。
比如说,本届大会是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一届盛会,有很多名人出席。
据不完全统计,茅盾、巴金、叶圣陶,冰心、秦怡、张瑞芳,夏衍、陈强、葛存壮,等等等等吧,都会出现在盛会现场。
还有人说,夏梦也将参会。
夏梦此人高远不熟,只是听说她是和石慧阿姨齐名的长城三公主之一。
最近厂里人心躁动议论纷纷,有资格参加盛会的老艺术家们个个容光焕发,连看一眼都不够格的年轻人们羡慕的哈喇子都快掉地上摔成八瓣儿了。
就连素来稳重的大姐姐都兴致勃勃跟高远讲述着她打听来的小道消息,言之凿凿称:一把手可能会发表重要讲话。
高远嗯嗯嗯,啊啊啊,装出一副“这么了不起吗”的惊讶样子,要是被高跃民或是张雪梅看到,就知道这家伙纯粹敷衍了事,哄人玩儿呢。
李健群说了一会儿,自己也觉得无趣了,见他拿出稿纸铺在桌面上,又生出好奇心,问道:“你又想到新故事啦?”
高远:嗯,我又抄袭新故事了。
“就是不知道这故事能不能拍。”他笑着说道。
“什么故事啊,跟我讲讲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