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爹是嘉靖 > 第689章 皇上心里装着的是九州万方

第689章 皇上心里装着的是九州万方

京师,文华殿内。·x\w+b^s-z\.?c`o,m/

此刻也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朝议。

新晋的兵部尚书谭纶,正在向朱载坖汇报东南海防的事宜。

谭纶拜道:“皇上,戚继光奏请以济州岛为水师中转港,臣以为甚妥。既可监控倭寇动向,又能.”

谭纶话音一落,立刻就有大臣反驳,都察院的御史,葛守礼立刻出列。

“陛下,臣有异议!“

葛守礼朝着朱载坖一拜,立刻又说道,“朝鲜虽为属国,但冒然驻军在朝鲜境内,臣恐引起周边诸国不安。且戚继光手握重兵,若再控制朝鲜海峡,权势过大,非国家之福!”

葛守礼的话也不无道理,一时间也引来一帮的大臣的附和。

当然这些人也不全是眼红忌惮戚继光这些武将们的权势,他们其中也有一些是的担心,武将权力膨胀危害社稷安宁。

毕竟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谓是屡见不鲜。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还是为了朝廷的公心。

自然是有大臣反驳此事的。

而这些也都在朱载坖的意料之中。

而且朝廷也不是皇帝的一言堂,真遇到有争议的大事情,即便是皇帝想要一意孤行的去干,也不见得就能推得下去。

毕竟事情总归需要人去执行的,若是反对的人太多,那么消极对待此事的人也会很多。

这就好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剧情,嘉靖皇帝和严嵩严世蕃等人为了补朝廷的亏空,创造性的提出了让浙江“改稻为桑”的国策。

可是这国策虽然制定下来了,也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和内阁的一致同意。

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因为牵扯的利益和力量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国策到了地方上的时候,就变得困难重重。

最后把小阁老急的都干出了毁堤淹田的祸事来。

而这个祸事再出来之后,除了那些执行此事的一线官员和监工太监付出了生命代价,其余人都是相安无事的。

若不是后来的海瑞在裕王党一派的力保下,在浙江强行掀盖子,那么这件事大概率的情况就是皇帝即便是知情了,也会装作不知道。

因为皇帝只要银子,有了银子补了亏空,修了宫殿,让朝廷的财政正常运转起来,那么这对皇帝而言,就是值得的。

所以这也就吕芳的那句话,“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装着的是九州万方。”

可见在这些高高在上的心里,很多人的人命都不是人命,只要不妨碍重要的国策执行,不妨碍朝廷的正常运转,牺牲了也就牺牲了。&??零?点3t看2书1 ?3?追¤最/^?新=?章e`节{

所以,从这故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有时候即便是朱载坖自以为控制了全场,可以给予戚继光他们莫大的荣耀与权力。

但只要这种荣耀与权力,没有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这些荣耀权力,极有可能就是非法的,而且时限也会非常的短。

因此,为了让戚继光他们可以更加正大光明的占据朝鲜的济州岛,去实现朱载坖的海洋权力。

那么现在朱载坖就必须主动将这件事放在朝议上,让各方的人说出各自的理由和看法。

然后他再作为裁判,给此事一个定论。

差不多就算是可以揭过了,要不然此事一直在内部议论纷纷,使得朝廷内部的行政空耗,对朱载坖而言,也是不能够容忍的!

朱载坖坐在龙椅上目光淡淡的扫过众人,也没有立刻发表意见。

李春芳,高拱等人在殿内站着,他们在感受到皇帝目光之后,也立刻激灵的反应过来。

谭纶一个新来的竟然都敢主动在朝议上的点破戚继光在朝鲜的事情,可见此事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真正禀告。

一定是有深意在其背后的!

所以在这一刻,李春芳和高拱二人他俩也迅速反应过来,出列对着朱载坖一拜。

“皇上,臣有话说。”

朱载坖微微一笑,“阁老尽管说,朝议本来就是大家说话的,你们只管说,朕都听着呢。”

李春芳和高拱听到朱载坖的这句话后,更是确信了他们各自心中的猜想。

谭纶敢这么主动的说起此事,肯定是皇帝的授意!

但是皇帝肯定也不会直接授意,那么又会是谁代替皇帝授意的呢?

两人在这一瞬间就想到了站在一旁一直也没有表现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