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由人一路护送。
当初的路上是虎狼环伺,险象环生,如今一路轻松赶路,累了就停下歇息,有人打水找食。
马车行至午时,在一处溪畔停下休整。
钟婉君和秦芝几人坐在盖着布的地上,看着兵丁们去打水做吃食的模样十分感慨。
“当初……”
谢巍在一旁宽慰道:“母亲,那些早已过去了,如今我们的日子越发好了,以后一定不会再度往日苦果。”
钟婉君点点头,看着几个小的。
她道:“当初吃过的苦,太祖母不希望你们忘记。”
“谢巍,谢宽,谢殊,你们也得记牢。”
“戒骄戒躁,在你们得意忘形时,可得把当初那三千里流放路的记忆从你们的脑海中翻出来,好好品品。”
“母亲放心,儿谨记。”谢巍道。
“祖母,当日种种,孙儿不敢忘,也不会忘。”谢宽道。
“祖母,我不会再让我们遭遇那等险境。”谢殊道。
“好好好。”钟婉君看向谢平安谢平康和谢挽幽,问道:“你们呢?”
“平安平康当时已是记事的年纪了,安安年岁还小,怕是记不住了。”
这几年,来时的那段苦难记忆,无一人提起。
谢挽幽严肃着小脸,郑重道:“太祖母,我记得的。”
“太祖母,我们不会忘的。”
“太祖母,我们不会忘的。”
“好好好。”
“莫忘来时路,前路再是顺坦,也要时刻警醒,牢记初心。”
“忠君爱国,孝仁悌义……”
钟婉君趁着这休息的时间,缓缓地和他们说着她的人生见解和忠言。
一路往京都赶,路上停停歇歇,比之来时,见识欣赏了不少风景佳画。
京都,越来越近了,她们,回来了!
第118章 京都!我们回来了!
眼见到了京都地界,卢晚星几人看着,怎么觉着越近守卫和气氛越怪。
谢殊给她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道是新帝登基,这京都内外上上下下需要整改一番,以求除去沉疴,焕然一新。
钟婉君等人点点头,她们只是觉得怪异,怕有什么不妥。
京都,近在咫尺。
看着眼前的城门,那斑驳的城墙,钟婉君几人下了马车。
谢殊和谢巍几个骑马的,看到女眷们下了马车,也跟着下了马。
谢巍父子三人,来到了钟婉君她们身边。
“母亲,你们这是?”谢巍问道。
钟婉君由秦芝她们搀扶着,目光满是怀念地看着眼前的城门。
她道:“当初我们离开的时候,是被人押着走出来的,现在回来了,我们想抬头挺胸,堂堂正正地走回去,不行么?”
“行,自是行的。”谢巍道,“既如此,我们也陪着母亲你们一道走回去。”
城门守卫看到谢殊一行人的队伍,进城文书都没有查看,就通关放行了。
京都城内,不管是处于动乱,还是何等原因,街道总是比别的城池要更加热闹些。
前些日子,皇城内的那把高椅换了人坐。
过了这么些天,不管怎么样,普通老百姓总得过日子不是。
天家的事,对他们来说,实在是相隔甚远。
百姓们其实根本不在意是谁坐那个位置,他们只在乎他们的日子能不能过好。
谢殊一行人进京,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大家的目光关注。
实在是新皇登基,前朝冤假错案那么多,这阵子这种被平反归京的场面,他们京都本土小民,有时候一天能见个两三回。
今天这场面他们可太熟悉了,不就是谁谁家又被平反了嘛。
咦?
今天的人,怎么……
“卢小姐?!”
“是卢小姐和世子他们回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这一声把在场的众人仿佛都拉回了几年前的京都。
当初卢晚星身着红衣追着谢殊出城一事,可是轰动了京都好几时。
那后来,京都中每每有人家成婚,人们总是想到了卢晚星和谢殊。
有多少人,私下为她对谢殊的真情感动;有多少人,内心也很是期待今生能有一场如此轰轰烈烈的情感……
原本还安静的人群,就好似一滴热油进了油锅一般,哗一声,群声鼎沸。
“小姐,这些年过得好吗?”有位大娘眼眸含笑地看着卢晚星,大着胆子和她搭话。
她看着她的眼神,就好似在看自家后辈一样。
游子归乡,长辈们眼眸含笑地宽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