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掌柜看就行。并且告诉掌柜,让他们多多收购年份好的药材,只要年份好,药材品质好,我都收。”
韦嬷嬷接过药单,看了一眼,见上头标注的十分详细,有些担心道,“夫人写得这般细致,不怕将来别人仿我们的药酒吗?”
姜夕榆轻笑,“其实药酒本来就很简单,一般的百姓也都能泡,只是药材单一,酒和药材也没有我们用的好罢了。所以就算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方子也不怕,现在我们提前把城中年份最久的酒和年份最好的药材全都买回来,其他人就是想仿我们,怕是也买不到这么好的药材和酒。”
“老奴这就去。”韦嬷嬷瞬间恍然大悟,立刻拿着药单便去办事了。
韦嬷嬷和于嬷嬷办事,姜夕榆都是放心的。
于嬷嬷善于做膳食,也略懂些酒,酒的价格她清楚,跟那些酒坊老板也熟识,所以让她去买酒最好不过了。
韦嬷嬷虽然之前应该没怎么接触过药材,可她会理账,估计看过很多药铺的账本,应该比较清楚药材价格的,就算不清楚,以韦嬷嬷的精明,也必定会另外打听。
这两人办事靠谱,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姜夕榆带着青儿回了主屋,“去把咱们放银钱的匣子拿出来,清点一下,看看咱们一共还有多少银子。”
“是。”青儿应声,立刻去笼箱里抱了钱匣子过来,“夫人,您这两三个月没往公中贴钱,咱们好像又攒了些银子。”
青儿一边点银子,一边道。
姜夕榆扬眉,自从重生她就没再往公中贴过银子了。
她自己各个铺子的盈利,虽然不多,但是一个月应该也有几千两了。
青儿点完,也是一脸惊喜,“夫人,咱们又有一万五千两银子了。”
姜夕榆眸子一亮,她刚重生的时候,她们才三千两银子,这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有一万五千两银子了,可见她这一年到头得往公中贴多少银子。
“夫人,这些银子购买那么多药材和酒吗?”虽然有一万五千两银子,可姜夕榆要买那么多的酒和药材,这些银子怕是也未必够吧。
姜夕榆倒是不着急,“先用了再说,实在不够,可以跟郡主说。”
如果韦嬷嬷带回来的药材很多,这一万五千两银子必定是不够的。
比较如果一颗年份好的人参都要几百上千两银子,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其他药材。
甚至于嬷嬷带回来的酒足够多,她这一万五千两银子也不够用的。
不过她可以求助郡主,提前收购足够多的酒和药材,不仅可以再泡一批药酒,也能防止以后别人仿他们的药酒。郡主一定会支持她的。
青儿点了点头,将那钱匣子又拿去笼箱藏好,便去准备晚膳。
用过晚饭之后,于嬷嬷和韦嬷嬷都还没回来,姜夕榆便到书桌边写方子。
青儿站在桌边为她研磨,“夫人,药膳方子不是都已经够了吗?您怎么还写方子?”
姜夕榆扬眉道,“我得研究研究,什么抵抗寒毒的药材能跟食材相结合,用到药膳中去。”
青儿一听就明白了,“夫人是要为秦王研制药膳,可他不是没给您探脉吗?您都查看到他的脉象,便能给他开药吗?”
姜夕榆摇了摇头,“具体的药方开不了,不过研制个抗寒毒的药膳方子还是可以的。”
毕竟药膳不算真的的药方,相对来说肯定是要容易一些,当然药效肯定也没有专门的药方子好的。
不过她没探查到他的脉象,药方子也不敢随便给他开。
210这契约我签
当然,她也不想暴露自己会医术的事情,所以还是弄个药膳,或许也能帮他遏制一下寒毒,滋养一下身子。
青儿点头,惋惜地轻叹道,“秦王长得那么好看,可惜身子不好,怕是红颜薄命呢。”
听到青儿用“红颜薄命”来形容古蔺,姜夕榆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那时她“病”了好几年,一年比一年严重,旁人看到她也都是“红颜薄命”这样的叹息。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丫鬟便跑进来禀报,“夫人,宁国公府有人求见。”
姜夕榆看向青儿。
青儿立刻便出去了,没一会儿便带着林嬷嬷进了屋,“小姐,是云苓郡主身边的林嬷嬷来了。”
姜夕榆听了放下笔,便迎了出来。
“老奴见过夫人。”林嬷嬷到了姜夕榆面前,便朝她行礼。
姜夕榆连忙将人扶了起来,“嬷嬷可是为卖身契来的?”
“是的,郡主刚刚从宫里回来,便立刻差老奴将山庄奴才的卖身契都送来。”林嬷嬷说着便奉上一个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