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接过牛奶,她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微笑:“谢谢你,李萌。这些天来,你一直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李萌微笑着,鼓励道:“我相信你,婉清。你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真诚,它一定会打动评委的心。”程婉清点了点头,她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和自信。
午后,程婉清将最终的稿件装订成册,封面上工整地写着作品的标题——《海浪之下》。她用手轻轻抚摸着封面,感受着纸张的质感,仿佛能从中汲取到力量。她将稿件放入一个精美的文件夹中,这是她对作品的最后一份尊重和准备。
随着夜幕的降临,程婉清带着她的文件夹,准备前往提交作品的地方。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但她的脚步坚定而有力。
社团活动室内,灯光柔和而明亮,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文学社的成员们齐聚一堂,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作品,准备在这场朗读会上一展风采。程婉清坐在角落,手中紧紧握着文件夹,里面装着她的心血之作《海浪之下》。她的心跳得飞快,尽管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即将上台的紧张感仍旧让她的双手微微颤抖。
随着社长周曼的简短开场白,朗读会正式开始。社员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他们的声音在室内回荡,有的激昂,有的温柔,每个故事都带着独特的色彩。程婉清仔细聆听着,她从别人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和创意,这让她对自己的作品更加充满信心。
终于,轮到程婉清上台了。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感觉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她稳步走向讲台,心跳如鼓,但眼神坚定。她将文件夹放在讲台上,打开了第一页,开始朗读。
“海浪之下,有挣扎,有沉默,也有涌动的希望。”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情感。故事缓缓展开,带听众进入了她笔下的世界。她的声音随着情节的起伏而变化,有时如同海浪轻抚沙滩,温柔而细腻;有时又如风暴中的海浪,激昂而震撼。
听众们被她的故事深深吸引,有人闭上了眼睛,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感之中;有人则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被她的声音和表情所打动。程婉清完全忘记了紧张,她只觉得自己和故事中的角色融为一体,她的情感通过声音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随着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程婉清的声音渐渐低沉,最后归于平静。她读完最后一个字,抬起头,看到听众们还沉浸在故事的余韵中。几秒钟后,活动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程婉清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的嘴角浮现出一抹微笑,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她缓缓走下讲台,回到座位上,李萌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程婉清坐下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朗读会结束后,活动室内的气氛依旧热烈。评委们开始逐一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每个社员都紧张地等待着自己作品的评价。程婉清坐在座位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文件夹的边缘,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终于,轮到了周曼对程婉清的作品进行点评。她站起身,走到讲台前,手中拿着程婉清的《海浪之下》。她的目光在稿件上缓缓移动,仿佛在重新审视每一个字句。
“程婉清的《海浪之下》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成功地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周曼的声音在室内回荡,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赞赏,“尽管作品中有些地方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整体的完成度很高,情感的渲染力也非常强。”
程婉清紧张地坐在座位上,听到周曼的评价,她的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绪。她既感到欣慰,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又感到一丝不安,因为周曼指出了她的不足。
周曼继续说道:“作品中对于海浪之下的隐喻运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象征着人物内心的波动,也反映了生活的深层意义。”她的目光透过眼镜,直视程婉清,“程婉清,你让我看到了你的潜力,我相信在未来,你能够创作出更加深刻的作品。”
程婉清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站起身,向周曼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自己的感谢。她知道,这些点评对她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们将指导她在未来写作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随着周曼的点评结束,活动室内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讨论声。社员们开始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对作品的看法。程婉清坐回座位,心中充满了新的思考。她意识到,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的点评都是她前进的动力。
她环顾四周,看到李萌正向她投来鼓励的目光。她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程婉清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她都不会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