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和苏瑶带着胜利的荣耀回到北幽,城中百姓的欢呼与敬仰还在耳畔回响,可他们二人却没有丝毫懈怠,迅速投身到北幽的发展大业之中。楚逸深知,想要彻底击退北方游牧民族,稳固北幽的边境,仅靠一场战役的胜利远远不够,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雷厉风行地召集国内最顶尖的能工巧匠、学识渊博的学者,在王府的偏殿里成立了科技研发小组,决心在武器和防御工事上实现重大突破。
科技研发小组的成员们围坐在巨大的木桌旁,桌上堆满了图纸、书籍和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楚逸站在桌前,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诸位,北幽的安危系于你们之手。我们必须研发出先进的武器和防御工事,让北幽在面对外敌时立于不败之地。”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捋了捋胡须,忧心忡忡地说道:“王爷,研发新武器谈何容易,我们虽有一些想法,但缺少材料和技术,实在是困难重重。” 楚逸微微点头,沉声道:“所需材料和资源,本王会全力调配,你们只管潜心钻研,若有任何难题,随时告知本王。”
与此同时,苏瑶在医馆里也没有闲着。她意识到,随着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提升医疗技术对于救治伤员至关重要。于是,她一边整理以往救治伤员时遇到的疑难案例,一边翻阅各种医书古籍,试图从中找到新的治疗方法。她还将自已的想法分享给医馆里的其他医者,组织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不能只依赖传统的治疗手段,要尝试新的方法,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苏瑶目光炯炯地说道。
在科技研发小组中,众人日夜钻研,尝试了无数次的设计和实验。一位年轻的学者提出了改良投石机的想法,他在图纸上仔细地描绘着新的结构:“如果我们将投石机的杠杆加长,再改进配重系统,或许能增加投石的距离和威力。” 众人围拢过来,纷纷发表自已的看法,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决定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制作。然而,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他们发现新的设计对木材的强度要求极高,普通的木材根本无法承受投石时的巨大力量,多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一位工匠沮丧地说道。这时,楚逸走进了研发工坊,看到众人失落的模样,他鼓励道:“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我们继续寻找更合适的木材,或者尝试用其他材料替代。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攻克这个难题。” 在楚逸的鼓励下,研发小组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材料。他们走访了北幽各地的山林,询问了许多经验丰富的伐木工,终于找到了一种生长在深山里的硬木,其强度足以满足投石机的要求。
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努力,改良后的投石机终于制作完成。为了测试效果,楚逸亲自带领众人来到城外的空旷场地。随着一声令下,士兵拉动绳索,巨大的石块被高高抛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远远地落在了目标区域。“成功了!” 众人欢呼雀跃,楚逸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在医馆这边,苏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她通过研究发现,将几种草药混合在一起,经过特殊的炮制方法,可以制成一种效果更好的创伤药,能够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她立刻组织医者们按照这个方法制作药物,并在一些伤员身上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使用了新创伤药的伤员,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感染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然而,科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朝堂上,一些保守的大臣对科技研发持怀疑态度。“王爷,这些奇技淫巧能有什么用?祖宗留下来的方法才是最可靠的,我们不应该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无用的东西上。” 一位大臣在朝堂上言辞激烈地说道。楚逸皱了皱眉头,耐心解释道:“时代在变化,我们不能固步自封。科技的发展能够提升北幽的实力,保护百姓的安全。此次改良投石机,就是为了让我们在战场上更具优势。” 尽管楚逸极力说服,但仍有部分大臣对科技研发表示担忧。
在民间,百姓们对科技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百姓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期待着科技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听说王爷在搞新武器,要是真能厉害起来,以后就不怕那些游牧民族了。” 一位街头的小贩兴奋地说道。但也有一些百姓持观望态度,他们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科技的作用表示怀疑。
就在科技研发小组不断取得进展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似乎察觉到了北幽的变化,开始在边境地区频繁试探。他们派出小股骑兵,在边境骚扰百姓,试图打探北幽的虚实。楚逸得知后,立刻加强了边境的巡逻和防御。“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有异常,立刻汇报。” 他对边境守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