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消息: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的强国正在重新集结兵力,并且与南方的一些小国家暗中勾结,企图再次对北幽发动进攻。楚逸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讨应对之策。
宽敞的议事厅里,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一位年轻将领猛地站起身,满脸怒容:“王爷,敌人如此猖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他的话语里满是愤怒与不甘,拳头紧握,关节泛白。
然而,楚逸却神色冷静,抬手示意将领坐下:“不可冲动。我们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敌人也不容小觑。主动出击风险太大,我们还是要以防守为主,加强边境防御,同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分化敌人的联盟。” 说着,他缓缓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大家看,我们北幽边境地势复杂,多山地和河流,这既是我们的阻碍,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地形,巧妙布局。”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王爷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在山口和要道设置坚固的防线,囤积大量的粮草和武器,以逸待劳。同时,安排精锐部队在山林中设伏,一旦敌人进入包围圈,便可前后夹击。”
另一位将领皱着眉头反驳道:“老将军,话虽如此,但敌人骑兵众多,机动性强,我们的防线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不如我们在防线后方设置多个移动营帐,随时支援前线,确保防线的稳固。”
又有将领提出:“我们还可以在河流沿岸设置拒马和陷阱,限制敌人骑兵的行动,为我们的防守争取时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楚逸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提出自已的看法。经过一番深入的探讨,最终确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以部分兵力坚守边境防线,利用山口、河流等天然屏障,构建起三道坚固的防线。第一道防线布置强弩手,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远距离打击敌人;第二道防线配备投石机,对靠近的敌军进行大面积杀伤;第三道防线则由精锐步兵组成,手持长枪大盾,严防敌人突破。挑选精锐部队,组成机动兵团,在边境附近的山林地带设下埋伏,等待时机对敌人进行突袭。同时,安排一支轻骑兵,负责骚扰敌人的后勤补给线,打乱敌人的节奏。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楚逸亲自前往边境视察防御工事。他沿着蜿蜒的边境线,逐一检查每一处防线,与士兵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看到士兵们士气高昂,他感到一丝欣慰,但同时也深知,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兵力和装备,更取决于士兵们的意志和战斗精神。
“将士们,我们的每一次坚守,都是为了北幽的未来。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要坚守阵地,寸土不让!” 楚逸的话语在山谷间回荡,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士气瞬间被点燃。
不久之后,敌人的大军压境,战争再次爆发。敌军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北幽第一道防线的强弩手们严阵以待,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万弩齐发,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人,一时间,敌军阵中惨叫连连,不少骑兵纷纷落马。但敌人并未退缩,他们凭借着数量优势,迅速填补空缺,继续冲锋。
紧接着,敌军逼近第二道防线,投石机开始发挥威力。巨大的石块呼啸着飞向敌群,砸得敌人人仰马翻,阵型大乱。然而,敌人的骑兵太过灵活,很快便分散开来,减小了投石机的杀伤效果。
当敌人冲到第三道防线时,步兵们手持长枪大盾,组成紧密的防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鲜血染红了土地。士兵们奋勇杀敌,有的士兵受伤后仍坚持战斗,甚至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
此时,埋伏在山林中的机动兵团瞅准时机,从侧翼杀出,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群。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而负责骚扰敌人后勤补给线的轻骑兵也没闲着,他们突袭敌人的粮草营地,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粮草,一时间,火光冲天,敌军军心大乱。
苏瑶也在后方为应对战争做着准备。她进一步扩大了医馆学堂的规模,招收更多的学生,培养更多优秀的医者。同时,她组织医者们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应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伤势和疾病。
“战场上的伤势复杂多样,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已的医术,才能在战争中挽救更多的生命。” 苏瑶对医馆的医者们说道。她带领着医者们日夜钻研医书,尝试各种草药的组合,进行无数次的试验,只为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这个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