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秒地流逝,唐颖眉头舒展了,点滴的成就感充斥着她,第一堂课她用了八个小时总算准备完毕,王新看了后竖指称赞。教师有了ppt,就像是巧妇有米了,下一步就是要“新生事物运用”钉钉软件进行网上直播了。这对唐颖来说,又是一个“拦路虎”,人到中年新生事物的觉知力极差,不如几岁孩子。咬咬牙硬着头皮从头学。浏览着网上老师们发的各种为难表情,唐颖的心里有了些许的平衡!想想也有道理,学者须疑,把问号一个个拉直变成一个个句号,自然就如黑暗找到温暖明媚的阳光一样。于是,强迫自己钻进去,琢磨各个按键,了解各个功能,手机倒饬完再连接电脑,因为笔记本电脑效果最好,可用手机同步看效果。一个个卡壳,一个个疑问点,终于变成自己的郁闷、焦虑和暗怨自己的迂笨。看着时间就那么面无表情地流逝,唐颖犹如看到自己的两手空空和满脸汗潸潸,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但又委屈得不知自己错了什么。好在王新的及时出现,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晚饭后“颖之声”开始试播,听课的有老王、王新、王莹、建民、小赋,还有李合林。除了家人,还有教师代表刘森林和董雪,所有的充分准备就是充分的铺垫,毫无悬念,一切很顺利,唐颖的课受到大家的赞许。董雪听完课,虽觉得唐颖第一次试播有点拘谨,但不得不说,她被唐颖的声音和学识深深地吸引,她有些自惭形秽,她有些羡慕嫉妒恨,她有些怨恨王天赋如今对她的不理不睬,令她这朵桃花逐渐地凋谢。她又很庆幸有这么一位有学识有涵养的女人和王天赋生活在一块,她羡慕他们,她祝福他们。有时她看着兴旺,就像是看着王天赋,欣赏欣喜的眼神围绕着兴旺,怎么也看不够,她会回顾两人的点点滴滴,有时莞尔一笑,有时脸红羞赧;有时她看着女儿刘兴妮,就像是看着儿时的自己,俊秀的脸庞,聪明、机灵的劲头着实可爱,想着这几年森林对她的好,她又觉得应该把王天赋彻底从她的内心移除……第二天早上,唐颖早早起来,进入钉钉,事先和几个高中学校已沟通好,唐颖仅讲授高中三个年级语文的名着导读课,今天要讲的是高二的课,所以唐颖先给全市高二各班同学发个家校公告:今天上午第一、二节要讲的内容是名着导读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然后做早饭,比以前早了些。饭后特意精心打扮,虽然学生看不到老师的脸,但唐颖觉得还是要有一种正式的仪式感 。说实话,好多年没有给学生上课了,她还是挺怀念那种课堂上流畅的互动感,特别是看到那一张张年轻富有激情的脸和一双双带着清澈露珠般的渴求眼眸,真的有一种赋予他人知识之后的神圣感。这两个小时,家似乎成了唐颖的“专属”,房间成了唐颖的“专场”,因为她不想辜负,更不想敷衍,她能感觉出高二所有孩子期待的眼神,她能感觉出个个孩子背后家长的期望,她也更能感觉到自己对自己的那种精益求精的要求。面对肆虐的疫情,全国人民空前地团结,都在为战胜疫情努力着,付出着,所以,此时,作为一名教师,唐颖觉得上好她能上好的,完成她所能完成的,这应该就是她,最好的自己,最好的上课模样!此时,她呆在家里,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在参加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最好的爱国,就像每一个普通公民宅在家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网络帮助他人,甚至什么也不做就是最好的爱国一样。直播正式开始了,这是唐颖人生生涯中的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授课,她还是有些小激动的!就像宫藤官九郎所言:我从来都没有长大,我还是个孩子!开局很顺利,唐颖慢慢找到了课堂的感觉,也渐渐试着在互动,并且试着给学生留一些时间,就像平时课堂里的那样。时而讲,时而让他们记,时而让他们读,她似乎听到了他们思考、争论、为大卫所遭受的苦难鸣冤叫屈,为大卫事业有成,爱情幸福而尖叫的声音。对课堂场景的美好想象,让她感到愉悦,让她感到幸福,更让她感到平静而从容。课堂就像一条河流,该缓时,她尽力在让它静波漫流;急迫时,她就尽力让它汹涌澎湃,保持着课堂的那种张力与节奏,那是属于她的节奏,她尽情地享受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乐趣。最后五分钟时间,她开始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对学语文的建议,二是对这个非常时期应该如何应对疫情,如何做到有效学习的建议。她谈得很诚恳,她觉得那些学生虽素未谋面,但她能感觉到他们应该也有这方面的需要。正当唐颖专注而忘情时,笔记本却突然没电了,前十分钟提醒时,唐颖不以为然,以为能够撑过去。但不成想,电脑偏不凑趣,很快地,就黑屏了。等到插上充电器,时间已指向了下课,关键的“豹尾”,不讲不甘心,总算拖堂讲完了。第一次上直播意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