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太子殿下想要说服荀圣,几乎是不可能的!”
“荀圣觉得,儒家弟子应该入朝堂为官!”
“可如今朝堂上皆为法家弟子!”
“看着这个针锋相对的样子,不知道谁会胜出!”
赢羽淡淡一笑,说道:“你想做官?”
荀圣道:“不,老夫只是想学以致用,用儒家的思想,来为天下百姓做事,敢问太子殿下,儒家弟子为何不能为官?”
赢羽说道:“你错了,儒家弟子并非不能为官,本太子为何举行科举?便是为了选官,朝廷只需要有能力有才能的人,而不是出自哪家流派,无论儒家、墨家、法家、有真才实学者,皆可为官,荀圣又何以认为墨家弟子不能为官?”
荀子被赢羽说的一愣。
的确是这个一个道理。
而且。
科举制度儒家弟子也都有人参加。
甚至。
还有不少儒家弟子都在准备郡试。
一旦成绩能够名列前茅,自然能够登堂入室,成为大秦之官员。
这么说来。
赢羽的反驳的确让人无话可说。
荀子看向赢羽。
看来,这个太子和传闻中的如出一辙。
绝对是一个妖孽一般的存在。
不过。
荀子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妥协。
荀子说道:“既然是有能者居之,那太子殿下觉得老夫可否有才能,可否入朝为官?”
这个问题非常刁钻。
大家都清楚。
荀子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
哪怕是赢羽也不能否认荀子的才能。
既然是能者居之。
那荀子是否就能入朝为官了?
赢羽淡淡一笑,摆摆手,说道:“说实话,荀圣的确是有才能之人,无数儒家弟子在荀圣的教导下,成为了人才,这是不可否认的,可荀圣却不适合入朝为官!”
荀子哈哈一笑,说道:“老夫有才能,却不能入朝为官,这不就是偏见?”
赢羽双眼一眯。
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看着荀子。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
“儒家推崇以仁为先!”
“何为仁?”
“仁便是仁爱!”
“此乃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但是!儒家的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听赢羽说完。
荀子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他没有想到。
太子殿下竟然对儒家的思想了解的这么透彻。
心中不由的非常佩服。
荀子问道:“太子殿下说的没错,可这能说明什么呢?”
赢羽笑道。
“这说明,儒家的思想,并不能直接用于朝廷的政,治上,而更适合培养学子,在朝堂之上,并无有教无类的说法,想要入朝堂,就必须拥有真才实学,滥竽充数者只会让天下百姓贫苦不堪!”
“可如若用儒家思想用于教学,能够在从政之前,让学子们培养出仁、义、礼、智、信。”
“能够完全贯彻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
“就比如,有些学子,他很有才能,可是却没有品德,不仁义,不仗义,不讲礼,无诚信!”
“这样的学子是否该抛弃?”
“一旦抛弃,很可能就会少一个有才能的未来重臣!”
“如果这时候,以儒家的思想去培养。”
“让有才能的学子,在品德上达到极高的程度!”
“那他传承了儒家的思想。”
“为国奉献,为百姓谋福!”
“这何尝不是儒家思想的真正使命?”
赢羽一番话下来。
让荀子整个人都傻眼了。
他竟然找不出任何一点反驳的话来。
赢羽对于儒家思想的见解,竟然丝毫不弱于他。
震惊!
无尽的震惊!
荀子还没从赢羽的话中反应过来。
赢羽却继续开口。
“本太子让你来当国学教授!”
“其一,是对于你身份地位的肯定,认为你推崇儒家思想,能够很好的引导学子。”
“其二,本太子知道你对天道颇有研究,认为“天行有常”!”
“本太子的国学,将会是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