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们低着头。
气氛顿时变的非常的沉闷。
无数百姓在内心都觉得王内使不知进退。
现如今。
谁不清楚太子殿下乃是一个爱民如子之君?
这个王内使竟然还敢如此做派。
死的不冤!
赢羽扫过众臣,语气淡然道:“还有谁?”
百官们都不敢轻易开口。
李斯深吸一口气,站出来,道:“回禀太子殿下,如今蝗灾虽然已经消灭,可蝗灾过境,特别是北地,很多百姓的粮食已经被吃光了,刚刚逢遭大旱,又遇蝗灾,怕是北地大多数百姓家中已无存粮!”
李斯一开头,其他的官员也终于敢站出来了。
“没错,太子殿下,形式非常严峻,如若不尽快解决,怕是这个冬天不好过啊!”
“咸阳周围的郡县还行,都提前种植了土豆,可北地那些比较偏远的郡县,土豆还没有真正普及!”
“臣建议,立刻开放赈灾粮,至少让百姓们撑过这个冬天!”
“哎……臣觉得,开放赈灾粮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如今,我大秦国库中,做大的存粮乃是土豆!”
“可品种太过单一,百姓们只能啃食土豆存活!”
“这可恶的蝗灾!”
赢羽看向众臣道:“北地种植的是小麦和水稻,今年的确可以靠着赈灾撑过去,但来年呢?本太子觉得,必须尽快帮助百姓种植水稻。”
李斯摇头道:“太子殿下,您有所不知,如今百姓种植水稻,亩产不过百来斤,收成太少,虽说土豆不能当成主食,可却有饱腹感,不至于让人饿死,而且能亩产五千斤,臣建议大力推广种植土豆,将水稻田,全部铲除,只种植土豆!”
冯去疾道:“李丞相这个建议臣看可行!”
赢羽没有说话。
李斯的建议不是不行,但是却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进去。
比如大秦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时间潮湿温热!
土豆极其容易发霉发芽!
而大秦的加工行业又比较落后,无法在段时间内交给你合成土豆泥,薯条等半成品,更没有任何冷藏技术。
更重要的是!
饮食习惯问题。
大多数大秦百姓,都对水稻比较依赖。
强行改变饮食习惯。
这个并不好。
赢羽摇摇头,说道:“土豆可以作为辅助主食,但这绝不是放弃水稻的理由,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水稻的亩产量提高,提高到两三千斤一亩地,不就行了!”
什么!!!
开玩笑吧?
几个对于农业比较熟知的大臣们都纷纷摇头。
要知道。
现在水稻的亩产不过一百多斤。
你说如果天气好,不会频繁天灾,细心护理,将水稻的亩产量提高到两百斤。
那还有可能。
一开口就直接翻十几二十倍!
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太子殿下,您可能对于水稻不太了解,亩产两三千斤的水稻,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是啊……太子殿下还是想想何时开仓放粮比较好!”
“提高水稻亩产,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确实乃天方夜谭!”
看着大臣们纷纷摇头。
赢羽不由的微微一笑,说道:“天方夜谭吗?不过,本太子已经研究出了新型的杂交水稻,亩产起码三千斤,哪怕遇上大旱,也绝对不会颗粒无收!”
什么!!!
听到赢羽的话。
大臣们瞪大眼睛。
没听错吧?
水稻????
亩产三千斤?
这绝对是开玩笑!
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大臣相信,因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绝对比那亩产五千斤的土豆更加震撼。
李斯依旧不太相信,苦笑道:“太子殿下,或许,您研究了水稻的种植,可终究理论就是理论,一切都要实际的验证才能行,臣觉得,亩产三千斤水稻,实乃过于荒唐的说法!”
赢羽笑道:“看来你们都不相信啊!”
大臣们纷纷摇头。
这种事。
怎么去相信?
可看到赢羽自信的眼神,大臣们想到太子殿下平日里那些神奇的手段。
一时间又不好定夺。
赢羽也不和众臣打哈哈。
他缓缓站起来,笑道:“走吧,诸位大臣跟随本太子出城郊一趟,今日本太子就让你们涨涨见识,看看什么叫亩产三千斤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