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再阻挡,怕是居心叵测!”
张公公脸色微僵,转而狞笑:“要案证据?放屁!你沈家之事早已定案,还想狡辩?当年沈自成谋逆的流言,可不是闹着玩!”言语露出明显敌意,果然暗示他与暗勋、国公府沆瀣一气。
柳如絮怒斥:“有胆就让我们当面呈给陛下,真伪自会明白!你阻挡又作何解释?”
张公公冷冷道:“陛下安危要紧,岂能容你们胡闹?都给我抓起来!”随即吩咐侍卫上前。
一场宫廷内殿的冲突眼看一触即发。沈易心念飞转:此刻我们若真硬拼,只怕殿内侍卫众多,结果极其危险。可若退,却再难有第二次面圣机会。
突然,一道威严女声在殿后响起:“张春寿,你敢以权代皇,擅禁陛下见客?”
话音一落,帷幕后走出一名身着华服的年轻女子,眉目清冷,却带天家尊贵气场。正是那位“贵人”本人?她背后还站着几名宫娥,气氛顿时一变。
张公公面色一白,赶紧躬身行礼:“皇妃娘娘……”
沈易等人见此,暗暗惊讶:原来这贵人竟是一位皇妃,看来确有资格插手内殿事务!
那皇妃淡淡扫视殿内混乱,目光落在沈易怀里包裹上,也未多看,只向张公公冷斥:“陛下得知沈将军遗孤带回兵册,特要召见,尔等竟敢阻拦?谁给你权力?张春寿,你别忘记自己不过一内侍罢了!”
张公公咬牙,还欲辩解,却也忌惮此皇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只能低头:“娘娘息怒……老奴只是怕惊扰陛下。”
皇妃轻拍手,一名太医模样的人走出,柔声禀报:“娘娘,陛下虽病体沉重,然仍有意识。若不及时让陛下看这兵册,真相再难清晰。”
张公公见太医也站皇妃一边,无话可说,却暗暗散发杀机盯着沈易。
沈易心中稍定,立刻拜倒:“娘娘,卑职沈易,带回父亲冤案之证,还请陛下允见。”皇妃点点头:“好,先随本宫入内。不过,沈易,柳如絮,你等不可喧哗,免得加重龙体之累。”
柳如絮与沈易齐声领命。张公公只能暗自愤恨,退到一旁,示意下属暂且让路。心里念着一旦陛下真看完兵册,自己与暗勋乃至国公府的布局恐受冲击。
在皇妃带领下,沈易与柳如絮通过内殿门帘,进入一片昏暗的卧房区域。烛火摇曳,帘幕后躺着一位面色苍白、形容憔悴的中年帝王——陛下。太医侍立一旁,不断施针熬药。
沈易心潮激荡:这就是天下至尊,自己父亲曾誓死守护的主上,如今重病垂危。若不抓住最后机会,暗勋势力就会趁机颠覆朝纲。
皇妃轻声向皇帝禀报:“陛下,沈易与其同伴已带兵册入宫,可解当年沈将军之冤,并扳倒暗勋逆贼。陛下您看是否……”
她言语未尽,帝王已艰难抬眼,似乎努力想坐起,太医与侍从忙上前扶。那苍白的眼中透出疑惑、痛苦,以及一丝残存的威严:“沈……易……兵册……”声音沙哑微弱,却足以让沈易膝软拜下:“陛下……我父沈自成忠烈为国,今有确凿证据,可破暗勋阴谋……”
接着,他双手呈上包裹中那“兵册卷轴”,神情激动。终于到了这一刻。柳如絮也躬身在侧,沉默不语,却满怀期盼。
皇妃看皇上神情似有所振奋,示意太医稳住他的身体,再帮他慢慢翻阅兵册。可刚翻两页,陛下眼中突然涌起剧痛,脸部痉挛,口中一声呻吟,竟吐出一口黑血!
“陛下——”皇妃与太医大惊失色。沈易也变脸:皇帝怎么忽然病发得如此猛?
太医赶紧扶住皇帝连喂解毒丹,可见血中暗黑之色,更像中毒?皇上几度剧烈咳血后神智恍惚,手中兵册也险些落地,皇妃连忙抢过捧住。
一旁张公公却狞笑着凑近,阴阳怪气:“陛下病势加重,这兵册根本是乱民谎言!沈易,你竟以毒之物谋害圣躬?” 说着就要喊侍卫拿下沈易!
沈易气得颤抖:**这分明是张公公搞鬼下毒,想嫁祸!**可皇帝此刻岌岌可危,没法说话,还能怎样自证?
眼见张公公“倒打一耙”,殿门外也冲进数名宦官侍卫,似要捉拿沈易等人。柳如絮当即横刀阻挡:“你们谁敢动?!”侍卫互视犹疑,毕竟皇妃尚在此,身份尊贵。
皇妃见皇帝险些昏厥,不禁大怒,厉声喝道:“张春寿,你竟敢在此攀诬!是谁下毒本宫自会查清。陛下若有不测,我先杀你祭天。”
张公公面容扭曲,仍嘴硬:“老奴岂敢!可确是沈易拿的兵册后,陛下毒发。这不是铁证?”
皇妃冷笑:“把沈易押下?好啊,若事实不符,你身首异处!你敢?”她转头吩咐太医:“快为陛下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