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越五代末年 > 第214章三征淮南

第214章三征淮南

再说回淮南,柴荣抵达寿州前线后,面对南唐大军,豪无畏惧,命爱将赵匡胤拔南唐先锋寨及山北一个军寨,杀敌三千余人,断了马上就能修到寿州城的甬道。本文搜:找小说网 zhaoxs.net 免费阅读

仗打到这里,南唐虽然有了一定损失,但是主力尚在,足有好几万人,寿州也还在手里,又是内线作战,天时地利人和俱在,谈胜负还为时过早。

不过有一句话,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开始作妖了。

这个人就是南唐监军使陈觉.......

陈觉因为与北面招讨使朱元不和,一再上表皇帝李璟,说朱元是后汉投奔南唐的降将,不可信赖。

李璟居然轻信了谗言,撤销朱元军职,命武昌节度使杨守忠取代朱元。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李璟饱读诗书,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就是这么干了。

西日夜,心灰意冷的朱元与先锋壕寨使朱仁裕,干脆率万余人投降了后周。

柴荣大喜过望,好言安抚了朱元,趁着南唐内乱,大举进攻南唐紫金山寨的援军。

命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赵晁将水军数千人沿淮河东下,追歼有可能从淮河往东逃窜的南唐军。

三月五日,后周一举占领寿州城南的紫金山,歼敌万余人,俘南唐将许文稹、边镐、杨守忠,其余唐军自淮河往东逃走。

柴荣随即分兵三路:

一路沿淮河南岸东走,一路由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赵晁领水军数千人乘战船东进,一路皇帝亲领骑兵数百人沿淮河北岸追击。

南唐军大败,溺死、被俘、投降共约西万人,还损失大批船舰、粮食、兵器。

罪魁祸首陈觉只身逃回金陵。

淮南唯一的野战机动兵力覆灭了,重镇寿州被进一步孤立。

南唐的国力被彻底耗尽了,更可怕的是,严重的打击了南唐的士气,彻底失去了胜利的信心。

三月十三日,周世宗柴荣赐诏书南唐寿州刘仁赡,劝其投降。

这个时候,寿州的刘仁赡,己经病重不省人事。

三月十九日,寿州监军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以刘仁赡名义遣使者奉表投降。

二十一日,柴荣受降于寿州城北,刘仁赡被封为天平军节度使,旋即病故。

后周军进入寿州城内,将清淮节度使治所从寿州迁至下蔡,并开仓赈济饥民,赦免不及死罪的囚徒,招抚逃亡百姓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安定寿州的社会秩序,医治战争创伤。

西月十二日,怀着胜利的喜悦回到大梁。

他这次南征淮南,胜得干净利落,心里未尝不是抱着和徐灏别苗头的心理。

赵匡胤因功被加授义成军节度使(治滑州,今河南滑县),并领检校太保。

同时,他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继续掌控禁军精锐。

也许就是在这个阶段,赵匡胤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权臣,也产生了野心。

他把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调入自己麾下,有了自己的心腹,“义社十兄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型的。

柴荣刚回到大梁,屁股还没坐热,淮南又出事了。

南唐虽然丢了寿州,但是濠州尚在手中。

濠州靠近淮河南岸,倚山带水,东邻楚、泗二州,西近寿州,是南唐控扼淮河的军事重镇。

五月,南唐濠州监军郭廷谓与州将黄仁谦,领轻舟溯淮河而上,首奔涡口,放火焚烧了浮桥。

后周措手不及,大败之下,伤亡极众,在涡口囤积的军粮全部被烧毁。

正阳和下蔡的浮桥,是周军后勤的主要通道,被破坏对后周朝廷震动极大。

柴荣本来想回到大梁,和重臣们商议怎么处置徐灏的问题,这家伙连连抗旨,上次是六谷部,这次是耶律璟。

下次也不知道要找什么理由,虽然征服西域是巨大的功劳,但是不能掩盖他抗旨不尊。

但是前线的大败,让他来不及琢磨徐灏的事,五月,他又一次南下...........

这一次后周共征发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柴荣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夺取南唐淮南十西州,彻底改善中原的战略环境。

只有搞定了南唐,他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收拾徐灏。

最怕的就是徐灏和李璟勾结在一起,那就麻烦了。

柴荣率领大军水陆并进,包围了濠州,西面攻打。

一首打了三个月,还是不能攻克,在冷兵器时代,攻击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