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三国:乱世英雄志,辅曹统江山 > 第1章 初入鄄城谋生计,田地贫瘠困乡邻

第1章 初入鄄城谋生计,田地贫瘠困乡邻

去像是桑木,弓背加装牛角,以增加弓的弹性和耐久性。

以张山的经验来看,这很可能是一把三石之弓。

张山这才反应过来,包袱中的动物筋原来是弓弦。在记忆中,这是原身的老爹在战场上捡到的,可惜卸下弓弦后安都安不回去,之后就一直存放着当个摆设,直到原身快要饿死,也没有把父亲的遗物去卖掉,就把弓当作拐棍拿着出发了。

张山掂量了一下弓身,奈何身体实在太虚弱了,根本掂不动,不过估计也得有七八公斤了,原身本来也许可以走到的,但是拄着个这么沉的拐棍,能走到就怪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山发现自已身上因为跌倒而造成的伤口竟然快速愈合了。

这个发现给了张山在这个乱世活下去的一些信心。

不过肚子依然是饥饿难耐,只能把水壶中仅剩的水全部喝掉,勉强站起身继续朝着原身记忆中的方向前进。

而后在去往鄄城的路上,张山发现自已的身体一天一个变化,剩下总计五十里的路程中,张山的身高从七尺五长到了九尺有余,并且全身凭空出现了很多的脂肪和肌肉。

待到张山抵达鄄城县外的高台村找自已的二叔时,只觉得身体有使不完的力气,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皮肤也变得更为坚韧,而且随着时间过去,力气还在一天天的变大。

所以当张山找到自已二叔,给张二叔直接吓了一跳。

张二叔看着面前这个大汉生的是面阔口方,一对杏眼炯炯有神,一双卧龙眉直冲鬓角,两尺长髯迎空飘洒,好不威风。

张二叔不由得疑惑,自已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高大帅气的侄子了?(东汉末期的平均身高可能刚七尺,所以只有高大威严,有美须髯才能称为帅哥。)

但是看着对方身上那极其不合适的麻布衣服,感觉对方稍微一抬胳膊那衣服都得裂开。

张二叔寻思这人莫不是个傻的。

但经过一阵询问后,终于确认了这是自已亲侄子,张山也和二叔说了自已现在只剩孤身一人了,所以才来投奔。

在得知了自已亲大哥大嫂已经故去后,这个质朴的汉子也是难受了好一阵,不过随即就安慰张山以后跟着他好好生活。

就这样,张山就在村中住了下来,一晃便过去了三个月。

这期间张山也不是没有想过去投奔一方诸侯,但是首先自已没有出身,没有名师教导,又无门阀世家血脉,连个表字都没有,这在东汉是很难混的。

其次没有文化、没读过书,作为一个前世社畜,很显然对于这个时代的各种经典属于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唯一的优势也就是识字了,东汉时期所用的隶书张山还是能直接看懂不少的。

张山本来觉得靠武艺吃饭也不是不行,可是转念一想,自已一不会骑马,二不会排兵布阵,唯一的战略知识也就是出马叉打叉弓,就这水平连个骑兵都当不上,只能当大头兵去拼命。

就这情况,连个县令都不一定会见他,更别说动辄就是太守州牧的各地诸侯了。

所以张山也就安心在鄄城县外住下了,每天抽出点闲暇时光适应自已突然增加的力量。

兖州近几年一直都不太平,但是好在鄄城更为靠近冀州,作为曹操大本营之一且远离吕布偷袭的主战场东郡,还算是安定。

而且高台村的位置距离鄄城县城算是比较近的,一旦发生战争,完全来得及逃进县城避难。

近期需要担心的也就是曹老板因为收编太多青州军导致粮草不足,再加上报复陶谦之前引兵来犯,秋收后进攻徐州来抓壮丁和增税了。

思绪回转,张山发现锅中的粥已经开始冒泡了,他便赶紧拿陶碗盛好粥出来晾凉。

自从身体出现变化后,张山比以前能吃多了,毕竟要维持一个160公斤,浑身脂包肌还有将军肚的九尺大汉,需要的能量摄入太大了。

基本一天他自已就要吃掉将近十斤的粟米,还要搭配三斤左右的肉类、三斤左右的大豆和一斤左右的蔬菜。

好在高台村位于鄄城南部,距离巨野泽并不远,半天就能进入巨野泽外围,同时村子周边也有密集延伸出的水系网。

这样优越的条件让张山能够通过原来多年看荒野求生的理论经验整到不少鱼来改善生活。

并且村中也会定时组织男子一起出动,前往巨野泽狩猎一些野兔野鸭,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碰到獐子。

张山这个新加入的强悍战斗力自然是责无旁贷。

而且他发现可能是因为穿越的缘故,他的目力变得极好,并且对于弓箭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