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 第43章 驻兵关口

第43章 驻兵关口

稍过片刻,信使进帐行礼,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旁边的警卫。

周云从警卫手中接过信,检查了封口后,迅速拆开阅读起来。

快速浏览完信件内容,他将信重新叠好放入信袋,问信使:“副旅帅他们现在到哪里了?”边问边拿出张苍找李岩复制的地图展开查看。

信使恭敬地回答:“回旅帅,小的来送信的时候,大军驻扎在修武县城城外。”

周云在地图上沿着泽州往南搜寻修武县的地名,手指顺着信中大哥李岩讲述的经碗子关城的行军路线滑动,终于找到了修武县。

他不禁心想,大哥带着的东路军这一路走来就像走长征路一样艰难啊,现在才走到修武县,后面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一路上过关斩将,太不容易了。

周云又问道:“怎么停留在修武城外没进城呢?”

信使谨慎地回答:“那修武县令顽固不化,死活不肯开城门。副旅帅说军中粮草不多,必须要打下修武城,至于现在的具体情形,小的就不清楚了。”

“行了,你先下去休息,等我写好信,还得麻烦你送回去。”

信使离开后,周云再次拿出李岩的信,仔细研读了一遍。

他让人叫来刘良佐,想就李岩信中提到的在碗子关城驻军的事宜和他商量一下。

“大人。”

“辅仁来了?坐。”周云热情地招呼刘良佐坐下,接着说道:“我大哥写了封信过来,提到了一些事情,你先看看,然后咱们再聊聊你的想法。”

刘良佐接过信认真看了起来,看完后把信递还给周云说:“我觉得李副旅帅说得很有道理。虽说咱们目前的实力比较弱小,但为了咱们后续的生存发展,确实有必要派军守卫这些险要关口。”

周云有些疑惑:“此话怎讲?”

刘良佐详细解释道:“山西要通过泽州去往河南中原,有几个大小险要关口,从南往北数,是碗子关、大口、小口、天井关,每一处都地势险要。这些险关对于我们守住泽州,抵御从南方来犯的敌人有着极大的好处。”

周云沉思片刻后说:“可我们总共也就正辅兵三千多人,怎么分配兵力驻守各个关口呢?”

刘良佐回答道:“目前我们重点布局天井关和碗子城,大口和小口布置少量兵力就行。平时主要收取沿途商税,战时再调派兵力补充。”

周云听后点头称赞:“你说得有道理,商税也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用来养活这些驻军和辅兵很不错。行,就按你说的方法布置。”

周云这一决定意义重大,他或许还没意识到这一安排对于之后阻挡清军从河南大举进入山西有着多么关键的作用。

周云随后将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的辅兵一营调往天井关驻守,任命陈云霄为守将,又安排辅兵二营分别驻守其他三关,守将是赵顺义。

这赵顺义可是个有故事的人,他虽年纪不大,如今才三十四五岁,正是将领的黄金时期。

他原本是李岩老营中的一名部长,只因性格刚正不阿,脾气有些倔强,被当时的都尉刘国能所厌恶。

周云当初挑兵留下来阻击追兵的时候,刘国能就趁机把这些他眼中的“刺头”给打发了出来。

赵顺义心里明白自己得罪了刘国能,既然有这个离开的机会,他也干脆主动要求降职到周云军中担任哨长。

后来,他跟随周云经历了多场激烈的阻击战,辗转被分派到骑兵一营任哨长,后来又加入了向云社,深受周云器重,在周云牵制徐同道的布局中,他也是一枚重要的棋子。

如今周云手下将领不多,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就更少了。

周云看着即将带兵出发前往各关口的赵顺义,温和地说道:“顺义,这次调你从骑军正兵去带领辅兵驻守这些地方,你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呀?”

赵顺义微微一抱拳,神色坚定地说道:“大人,末将并无任何意见。能为大人分忧,守护险要之地,是末将的荣幸。”

周云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慰:“顺义,你有此心,我很是放心。这几个关口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你此去责任重大啊。我知你能力出众,但切不可大意,有任何困难,及时传信回来。”

“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赵顺义目光炯炯地回答道。

待赵顺义带兵出发后,周云转身看向营帐内的地图,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他深知,这只是应对当前局势的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