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夫明白!”陶谦此时缓缓站了起来,脸上也立刻浮现出来了严肃且悲痛的模样。
在刘备有些错愕的目光注视下,陶谦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走到了厅堂的正中央,并且将手中的酒樽高高举起。 “刀笔吏,取布帛笔墨!” 随着陶谦的大吼,早就准备好的刀笔吏也是立刻将需要书写的东西准备妥当,然后陶谦也再次开口。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然国贼董卓,背信弃义,行不轨之举,实乃罪大恶极! 今老夫再次立下誓言,当倾尽全力,讨国贼之罪! 昔青徐之地,那齐鲁之交,今日当再结盟约,共同讨贼! 今日老夫当作此檄文,号各方豪杰,誓言共御强敌,保大汉太平。 此盟既成,各州郡皆遵约而行,齐心协力! 今吾等兴正义之师,讨伐长安,清君之侧,必让此贼为其恶行而付出惨重代价。 望天下义士,共襄义举,同讨国贼,兴复汉室!” 随着陶谦的檄文,在大汉初平三年二月,刘玄德在徐州广陵大肆正式开始征募将士,组建兵马。 陶谦提供给刘备大量的粮食作为辎重补给,同时联系联合各方豪杰名士共襄义举。 扬州刺史陈温、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名士周干等人相约同意。 与此同时,他们共朱儁为太师,刘备为征虏将军,移檄牧伯,同讨国贼董卓。 一时间江淮震动,无数豪杰争相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