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兖州初见刘备,郭嘉就在不断的试探,不断的观望。
的确是如同戏志才所说的那样,问题多的人让郭嘉都感觉头皮发麻。 看重情义,看重名望,看重身份,什么都看重.... 可以说,但凡不是刘备对天下也有着极强的欲望,就这些问题他这辈子最终...也就是个好人! 但好人,当不了诸侯,甚至没法在这个乱世之中活下去。 一步一步将刘备送到这里,这就是郭嘉的目的。 郭嘉的能力很强,他能够从细枝末节以及诸多消息之中就知道一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性格。 尤其是刘虞和公孙瓒,这两个人的性格都太过于极致了,所以不需要怎么看就能明白要用什么态度和方式去面对他们。 或者说...算计他们! 公孙瓒重情重义,比刘备更甚。 因此郭嘉毫不在意刘备会不会得罪公孙瓒,就一味的让刘备愧疚,自责,难过... 公孙瓒见到这样的刘备,就算是天大的愤怒都会让步。 甚至于连结盟这种事情都不会放下,这就是公孙瓒。 只要抓住了公孙瓒的性格缺陷,完全可以牵着公孙瓒的鼻子走。 所以郭嘉对于公孙瓒的评价也很简单,将死之人,刘备都保不住他的那种! 因为公孙瓒的敌人可不会像公孙瓒一样,给别人面子。 而且公孙瓒也不是一个愿意为了苟活而向敌人低头的人,哪怕是刘备也劝不住他。 不过好在刘备还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此看着如此愤怒的刘备。 郭嘉没有劝慰他,也没有去安抚他,而是直接朝着刘备说了一些从来未曾有人对他说过的话。 “刘河东重情重义,关爱百姓,仁德厚重,这些都没有问题。 而且刘河东的恩师乃是卢公。 虽然卢公已经仙逝,但想来以卢公的学识,无论是教导了刘河东这天底下哪一卷典籍都是在教化刘河东要与人为善,要做个君子。 可...刘河东不是君子,你是一路诸侯啊。 这天底下狂徒可以成为一路诸侯,莽夫也能够机缘巧合下成就短暂的霸业。 但唯独就是君子不可。 诸侯可以凶狠,可以仁爱,可以各形各色,但偏偏就不能是一个好人。 因为...好人不长命!” “奉孝,这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告诉刘河东,当舍则舍罢了。 情义,名望,亦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在天下面前,在刘河东心中最大的那处宏愿之下。 不能占据刘河东太多的心思。 毕竟...兄弟之义,朋友之情,百姓之善,名士之赞,还有这天下的争夺,是没办法全部都集中在刘河东你一个人的身上的。 你底蕴越是浅薄,你就要舍弃的越是多。 若是什么都想要留下的话,最终失去的将是刘河东你的卿卿性命....以及刘河东所珍惜的一切。 这个道理,刘河东其实心中是知道的。” 郭嘉的话语让刘备的脸上更加的阴沉。 正如郭嘉所说,这些事情他如何能够不清楚,只不过是一直在逃避罢了。 或者说,刘备也有自己的选择。 当初戏志才给过刘备一个暗示,如果他能够放下对孔融的情义,他们不是不能从青州开始。 但是刘备完全当做自己没有听出来。 偌大的青州就摆在那里,焦和无能,刘备在青州的名望又很高。 只要他进入青州,想办法架空孔融,甚至是直接糊弄着孔融,让青州各地兵事全部进入自己的囊中。 那将是前途无量,只需要他放弃孔融对他的恩义就可以了。 毕竟孔融执拗不是一个可以被一直糊弄的人,最后...没准就是让孔融无声无息的病逝罢了。 只不过,刘备没有这么选择。 在面对关羽和蔡琰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过其他的选择。 当做不知道,将蔡琰直接纳了,甚至用卫家的话来说,此时蔡家的名望已经跌落谷底,甚至都不需要给她什么身份。 一个乱世之中,家门不幸的女子,能够活下去那都是幸运,还敢奢求什么其他的东西。 面对关羽和蔡琰的时候刘备有很多的选择。 他可以将蔡琰纳了,然后让蔡琰写下她所知道的一切,利用她的才学巩固自己的名望。 也可以直接给蔡琰指给一个人,自己的二弟关羽也好,亦或者是用她来拉拢其他有名望的人也好。 反正,不过就是一个女子。 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