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二月,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刘协麾下的董承和杨定等人开始为了自己的权力而“怂恿”刘协。
同时,刘协的权力欲望也逐渐增加。 在拉拢吕布和陈宫等人的同时,刘协也对外部的情况愈发的得意了起来。 与此同时,因为董承,杨定等人有了极大的功劳,但赏赐上并不满意,所以也在不断的上蹿下跳,试图得到更大的权柄和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如此局面之下,他们身边逐渐多了一些“幕僚”也逐渐聚集了一些朝臣,形成了一股了不得的势力。 比如...河南尹董昭! 董昭作为张扬麾下的谋士,但是在张扬的麾下,虽然得力却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反而是在刘协东归雒阳之后,与刘协麾下的那些朝臣们关系愈发的不寻常了。 这里面有张扬本身能力的问题,也有如今张扬为了稳定手中兵权,主动驻扎在了小平津渡口的原因。 也就是这段时间,董昭与董承等人关系逐渐靠近,尤其是因为董昭和董承都是同姓之人,虽然董承是冀州的清河董,而董昭是兖州的济阴董氏,但董昭只要稍微示好,展露些许的本事,董承就会为之心动。 尤其是如今朝堂之上除了吕布张扬等雒阳四将之外,董承和杨定其实也是有所划分的。 杨定并不认为董承算是自己人,因为他是董太皇太后的侄儿,若非是当初太师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出身的话,他们都不会有任何的关系。 现在太师都不在了,他们也离开关中了,这种身份自然也就不怎么做数了。 董承同样也想要有自己的势力,就这样一来二去的他和董昭以及董昭的弟弟董访等人慢慢走到了一起。 形成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圈子。 而在董昭得到了董承的初步信任之后,也给董承提出来了不小的建议。 比如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了董承继续上升的位置,想要得到更大的权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朝堂之上重新掀起动荡。 让一些人离开自己的位置才行! 另外,也必须要让陛下明白董承的作用。 让陛下觉得,原来董承也可以成为他的智囊才行! 而刘协想要什么,董昭看得很清楚。 如果说董承等人要的是权柄,更大的话语权,那么刘协要的就是天下,需要让天下都认可他的那种感觉。 而则可以同时进行。 “让朝中有名望之人,持节奉诏巡视天下。” 这就是董昭为董承献上的计策,然后通过董承的嘴来告诉刘协这些东西。 如此一来,刘协可以再次彰显大汉之威望,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去调停各地。 比如...袁绍与公孙瓒,曹操和吕布,刘表和张羡... 也可以让人巡视天下,让大汉的旗帜重新在天下真正的飘扬起来。 这也是宣扬大汉朝廷的威严了,还可以在各地征召可用之人。 当然,对于董承来说...能够在这个时候作为使者去巡视天下的总不能是什么侍中谒者那么简单。 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才行。 太尉刘虞是其中一人,从太尉转任司徒的杨彪若非是因为回乡的话,他也会是其中一人。 但即便是没有杨彪,如今的司空赵温,卫尉张喜,太仆韩融还有大鸿胪荣邵等人都会前往天下各路诸侯之地。 持节宣扬大汉国威... 在董昭的口中,天下的诸侯纵然还不会翻脸对他们有所伤害,但持节前往各地的途中,总是有人会将其扣留然后想要从中谋取好处的。 加上这些人的年纪其实都不小了,折腾这么一圈下来,不死也要没有精力继续在朝堂之上了。 对于陛下来说,这些人的能力如何不重要,威望很高又不能完全为自己所用,最起码在那位陛下的心中,这些人的作用是不如他们这些完全投靠陛下的人更加的值得信任。 等到他们离开之后,自然也就空缺了许多位置。 等再过一段时间,他们的地位自然而然的也就是水涨船高了... 利用这种手段,董承成功的劝说刘协开始了代天巡视的计划,并且作为太尉的刘虞首当其冲选择了他相对安全的并州。 毕竟刘虞对于刘备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在刘备的治下他想走就能走,想留下也能留下一段时间,相对安全,还不需要担心什么其他的麻烦。 至于其他人,刘虞就管不了了... 就这样,在并州的那些家族还想着通过简雍进一步扩张自己家族势力的时候,简雍已经带着人手主动去迎接刘虞进入并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