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并没有乘胜收回。
李弥在金三角的时候就说过,中国军队有权待在缅甸,缅甸有四个县,历史上属于中国。
但这是历史形成的,与后来的中缅划界无关。
边境条约的签订,中国和缅甸、掸邦都没有了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双方的友好往来和永久和平。
掸邦和中国在边境管理上,也开始有了正式联系渠道。
以后,边民大规模的外逃,估计是不可能了,弄不好,会搞成外交事件。
与此同时,掸邦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也在发展。
一九六零年八月十五日,掸邦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公报宣布自即日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定于当年十一月一日起互派大使并设立大使馆。
苏联宣布将给予掸邦经济上和军事上大力援助。
苏联拉拢掸邦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
某种程度上,掸邦可以说处在冷战前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两大阵营都想拉拢掸邦。
当时,美国为了在亚洲遏制红色势力,在亚洲组织了东南亚条约组织,加入该组织的东南亚国家有泰国和菲律宾。
这一年,美国已经开始介入越南战争,越南成了两大阵营直接对抗的前沿,美国当然希望拉拢掸邦进入自己的阵营。
但掸邦的外交政策是明确的,保持中立,不明确选边站队,当然最好是两边通吃。在这点上,缅甸和印度的外交政策,都是值得掸邦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