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的士兵,都将得到工作安置。
这是掸邦第一批退役士兵的特殊情况。
掸邦的第一批士兵,大多数来自当年的国军,在掸邦举目无亲,这些年,部队就是他们的家,因此退役后,不能将他们直接推向社会,得由国家安排工作。
这些退役士兵,将被安排在政府所有的各个不同岗位,包括到国营农场从事管理工作。
实际上,他们当中很多人,这些年已经陆续被调到地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掸邦暂时还没有制定公务员法,大量的行政干部,都来自部队和军政干校。
但从现在起服役的士兵,退役后,除非转为志愿兵,都将自主择业。
但公务员法的制定,也势在必行。兵役法的实行意味着军队以后不会再为政府提供管理人员。
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又建立在教育制度的完善之上。
掸邦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正在逐步成型,以后每个府都将至少会设立一所师范大学,一所综合性大学和一所职业大学。
掸邦进行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录取考试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掸邦决定,自六二年起,每年的六月举行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全国各民族学生考试内容一样,但少数民族可以申请自己的民族语言试卷。
但高校只提供汉语和傣语两种语言课程。
目前的状况是各民族的学生从小学起都在实行双语教学,只要上过学的,不管什么民族的学生,都会汉语。
以后少数民族的语言,可能还需要政府保护。
掸邦的政策是各民族平等,包括使用自己的语言,但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的加强,弱势语言最终都会式微。
就像后世的方言,不管当地民众和政府如何提倡鼓励,但使用人数还是日渐减少,情怀无奈现实需要。
掸邦无疑将会成为一个汉语国家。